他静静的注视着身前的中型电台。
小吴的数据包解析已经快速完成,正在快速编译为无线电讯号。
但小王那边的数据包却还在接收中。
由于除了数据之外还附带了影像资料,导致小王的数据包个头偏大,并且由于载体是低功率非定向无线电,接收距离又达到了六十万公里,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只能采用涓流模式,导致网络带宽偏小,传输完成的总耗时达到了六分钟,现在才刚刚过去十几秒,总传输进度还在从42开始慢慢的往上跳。
“得多等一会了。唉。”
丁苍海叹口气,他没空自行查看这数据包里究竟是什么东西,没那时间,也无此必要。
作为第三侦察军的军长,老丁有时候是要负责筛选其他侦察舰提供的情报,以求去芜存菁,才能让带宽有限的无线电通讯承载更多有用的信息。
但这里是1915星,是这片区域甚至可能整个腾龙星云里最大的单体星球。
1915的相关情报的价值,本来就独一档,无需筛选。
滋滋滋……
三人高的中型电台开始轻微震动起来,炮筒一般的发射口正在慢慢矫正方向,以尽可能对准源星舰队本部的方向。
丁苍海再想了想,自己正在山谷裂缝里,无线电波在向外传递的过程中会经过多次折射,导致强度衰减。
所以,应该采用超界高功率运行模式,才能保证传讯的成功率。
但超界模式需要预热启动,并且电台的金属屏蔽层很难完全遮掩供能电池超负荷运转时对外释放的电磁辐射。
尽管敌人似乎只有屏蔽信息流的手段,并不注重屏蔽无线电信号,但定位监测肯定没问题,否则也不会小王那边刚发信息,摧毁军指挥部的未知敌方作战单位便立刻出动。
丁苍海只犹豫了一秒,便果断决定启用超界模式。
他在心里掐算了一下时间,然后果断起身,一个又一个巴掌大的自动触发式追踪雷轻飘飘飞将出来,穿越因为先前卫星的整体震动而从上方或垂直或斜向飘飞而下的粉尘,铺往山谷裂缝的各处,或悄悄附着在垂直岩面上,或嵌入岩石缝隙中,或伪装成碎石贴于地面。
再紧接着,他将狙击型装甲的光学探测头开到最高功率,战术头盔可视面板上不再是完全的黑暗,隐约能瞧见一些朦胧的轮廓。
随后丁苍海便启动了超界模式的预热程序。
中型电台底部的震动变得更加剧烈,开始有低剂量的电磁辐射不可避免地对外泄露。
丁苍海屏息静气,目光透过战术头盔面板死死盯着上方,足底的震动传感器功率开到了最高,努力地的排除着身边中型电台的干扰源影响,试图识别出可能即将出现的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