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是不同寻常的电磁力赋予了电子以特殊性,才最终导致了这结果。
但基本相互作用力怎么会变得不同寻常呢?
早在公元1979年,人类科学家就完成了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证明了电磁相互作用与弱核力相互作用是同一种力的一体两面。
学者们将原本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缩减为三项,分别是重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与弱电相互作用。
出现异常的弱电相互作用就是构建出宇宙万事万物的三项基本相互作用力之一。
它永恒存在,不可动摇,是组成人类科学观的底层真理。
但现在,它被写入了信息片段,像两个人交谈的声音,又像奔行于光纤线里的光信号。
它的存在形态变成了传递信息的介质。
它直接作用在原子层面,将信息释放出来,变成了光刻机的光束,又或者磁带刻录机里的磁针中涌动的规律电磁信号,在原子结构层面上直接绘制信息,并最终“画”出了这些正二十面体。
怎么做到的?
影响范围到底有多广?
这是我采样样本不够造成的偶然吗?
在接下来的一整个下午里,任重一直在不断的测试再测试。
他表现得仿佛只是单纯地好奇,伪装成了一个勤劳的分析实验员。
他至少测试了分别来自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数百个不同的原子、分子样本,没有例外。
他得出结论。
在整个源星上,弱电相互作用都被扭曲了。
物理规则从底层开始便被篡改了。
扭曲的物理规则影响着源星上的每一个原子。
这个星球上的电子不再遵循不可测定律。
墟兽、晶片、矿源石、人类短暂的寿命、横亘星球的巨大无形人体生物钟、降世魔婴里保留的死者记忆碎片信息、晨辉矿区的诞生
这种种一切自己不能理解的异常,很可能都与正二十面体的存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