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机械淘沙,工效大大提高,霍氏继而改进成机船淘沙,并去欧洲订购现代化淘沙机船。
霍鹰东很快就成为香港淘沙业巨擘。他稳执淘沙业之牛耳,其势无人可与争锋。经营过一段时期,霍氏发现,亏损也是他最大。
香港的劳务便宜,手工淘沙效率低,成本也低。香港建筑市场看好,许多人用旧船从境外运沙来港,迫使沙的价格高抬不起。
在这种情况下,霍氏的高价沙只能削价销售,造成持续赤字。
“我一生犯过两个重大错误,一个是去东沙岛打捞海人草,一个就是海底淘沙,这两个都是跟海底掘宝有关。”霍鹰东在与冷夏的交谈中说道。
那么,霍鹰东是否不再从事与海相关的事业了呢?他没有这样做,他已经有一支掘沙船队,有荣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掘沙经验。
霍鹰东积极去承揽与海相关的工程,承揽的第一项大工程是海湾水库澹水湖二期工程,为水坝加高,并在石面铺上5米厚的海沙。
霍氏还把触须伸到东南亚,开港填海修坝,他的挖沙船又派用场。
香港的超级富豪中,热衷于体育活动的,首推霍鹰东。
从皇仁书院读书起,霍鹰东便与足球结下不解之缘。他喜欢踢波(足球)、睇波、讲波。
五十年代,刚刚成为富翁的霍氏,就从并不宽裕的私囊,掏钱资助并亲组有荣小足球队。
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有荣队从众多的球队中脱颖而出,曾打遍港澳无敌手。
到六十年代,霍氏又组建卓然队,并亲任该队的中锋,卓然很快成为香江波坛的一支劲旅。
他的足球队,每年活动经费均在一百万港元以上,全由他私人掏腰包。
霍氏一直对世界足坛将中国排斥在外耿耿于怀。1974年,霍鹰东邀请国际足联主席和秘书长到京城。
他们下榻在BJ饭店,却不能住进贵宾东楼,只能住在普通楼。国际足联主席,到哪国都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接待,何曾受过这种冷遇?霍鹰东极为尴尬,竭力解释,仍难息其怒。
尽管受此挫折,霍鹰东爱国热情丝毫不减。同年,他赴德黑兰参加亚洲足联理事会,为恢复华夏在国际足坛的合法席位据理力争。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理事会最终以连续三个3/4多数票,通过同意华夏加入亚足联的议桉。
1979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奥委会代表大会上,华夏被剥夺30年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霍鹰东大受鼓舞,自此大力赞助中国的体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