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站在下面,也不说话,场面有些凝重。
“没有什么要说的么?”崇祯开口道。
官员们相互瞥了几眼,依然沉默,意思是,陛下,臣等要说的都已经写在奏疏里了,陛下该您表态了!
见这群老奸巨猾的官员都不说话,崇祯起个头:“既然你们没有什么要说的,那朕来说,一件是一件事说,说到你们满意为止!”
“来,闵大人,你来回答朕的问题,为何朕进武昌城的时候,会被老百姓骂是昏君,为何朕的名声在你武昌府这么差?”
崇祯可以无视官员们的骂声,但绝对不能无视老百姓的骂声,因为那是民意。
闵学之出列,不紧不慢道:“都是张德山私德败坏,连累了君父,他罪该万死一百遍。”
其他官员也立刻附和了起来:“是是,张德山罪该万死一百遍!”
这大明朝啊,不仅仅朝堂上的官员各个都是甩锅小能手,地方官一个个也技巧纯熟老辣。
把锅甩给一个死人,是最稳妥的方法,没有之一。
闵学之赶紧又道:“臣也有罪,是臣管制无妨,请陛下恕罪!”
闵学之立刻主动认了个罪,这就是以退为进。
闵学之心中非常清楚,下面的官员作风有问题,行政一把手有问题,但皇帝绝不能把责任全部按在一把手头上。
如果是这套行事标准,那以后谁都别做官了。
朝廷上六部一大堆的问题,一大堆的问题官员,也没见那个部堂尚书下台?
行政和司法监督,本身就是分开的。
行政的一把手,更多的是确保政令的下达、目标的完成,官员的贪腐问题应该归咎到司法监督体系。
如果混乱了,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司法监督体系的人消极怠工,行政一把手应接不暇,我下面那么多人,总不能一个小虾米有问题,就牵连到我吧?
在对行政部门一把手考核的时候,几个考核指标无非就是年总目标完成,小目标完成,以及执行过程的和个人品德的考评,绝对没有反贪这一项。
这一点闵学之抓得死死的。
崇祯砍知府的脑袋,那是因为知府直接参与到惠泽田的倒卖当中。
至于这个闵学之,他还真是一只老狐狸,连刘春全的账本里都没有他的名字,锦衣卫也没有抓到他的把柄。
现在要给他定罪,最多是管理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