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我在三国说评书>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3 / 6)

土地。

诗经里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这句话也就是说说,天下可不都是王负责的,还有诸侯世家呢。再说土地国有制和兼并这方面一直到现代土地改革才算走完第一步,然而哪怕是现代,各种违建以及高尔夫球场多了去了不说,有段时间防□□都能被砍,足够表现出土地管理依旧是个大问题。

姚珞知道自己没那么聪明,拿不出一劳永逸的方法,索性就让郭嘉戏志才他们头疼去。但是她也有她能做的事情,至少在现在,她觉得自己有些事情也不是不能做:“崔家为清河一带多年经营,我当然是懂你们在其中的付出。然清河只知崔家而不知其他,也有些过分了。”

“不,清河并非崔家所有。”

“我知道,但是清河实际上,就是你们崔家的。”

世家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存在,他们手里有家丁部曲,有简单训练过用于保护自己排斥他人的军队,放欧洲就是领主,放到现在的汉末如果不要脸一点,都可以拉起大旗,自称是一方诸侯了。

他们经营的地界看似保护百姓不被他人侵犯,但其实在清河这个县,百姓大部分种出来的东西也不会给朝廷,而是全被崔家收了过去。

他们这样求的崔家庇护,崔家也会回以一份良善,甚至于可以说几百年来他们都是这么干的,所谓百姓也不过是他们的“私产”。这样延续下去以后,无数个世家逐渐野心膨胀,就这么成为了撼动王朝的恶性肿瘤。

“我……”

崔琰嘴里有些发苦,他知道姚珞说得没有错,然而在这两年却并不是这样。崔家已经没有那么多力气去保护那些百姓,而且最关键的是,不少百姓居然想走。

他们不想留在清河县,因为崔家不会教他们认字,不会告诉他们还有别的活法,不会只收他们那么点的粮食当赋税。而兖州甚至于都不会在意你是否是流民,到了地方之后签上户籍被分了地,第一年甚至于免掉赋税留下来,那么你就是兖州人。

会有认字的机会,可以随便去哪里做工,可以学很多学不到的东西。甚至于农具都会帮忙换新的,耕牛也能从官府来租。不用怕有地痞无赖,因为每个村子里都有自己选出来的村长,每三个月甚至于连县老爷都会来走一圈,问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需要。

他们向往这样的生活,想要让孩子们读书习字,想要去看看这个世上能够让人活得更好的地方。最关键的是他们在那里,不管是谁都会把他们当人,不用跪下,不用伏在地上战战兢兢喊上面一句“老爷”。

“你从一开始就在这么做了?”

“不,我只是觉得每个人都是人,而不是自认为多学了点什么,穿了个好衣服,生在一个好家里就比别人要更加高等。”

姚珞嘴角微微勾起,看着欲言又止的崔琰笑得更厉害:“你肯定是不信的,但是你应该听过我之前写的那篇文章。我说过,其无智非真无智,而为无知也。”

百姓是真的什么都不懂么?不是的,他们不是不懂,而是不知道罢了。如果说他们真的不懂,就不会有王朝迭代,就不会有二十四节气,就不会有清明和端午:“崔季珪,每个人起点的确都不相同,不平等,更不公平。但是生而为人,求知、求学、求真的心,都应该是平等公平的。”

孔子曰有教无类,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眼前这个人,是真的按照他们所说的在做她想做的事情。

“姚英存。”

听着最后这段崔琰整个人颓丧下来,看着姚珞的表情却有了更大的变化。他知道姚珞不仅不可能站在世家这边,更是想要覆灭世家。但让他最为想笑的是他居然不仅不觉得这样的姚珞很可恨,甚至于觉得她说的对。

“你是想要当圣人么?”

圣人啊。

“什么是圣人?”

姚珞最后还是挑了一颗香丸出来,听到崔琰这句话甚至于特别想笑:“圣者,通也。我可通晓不了那么多东西,只是在做一些觉得可以让别人好过的事情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