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萧何将重新制定出的信赋税,贴于墙上,供百姓查阅。
“这是何?”百姓中有人出声询问道。
“俺娃去过学府,俺娃识字!”其中一名百姓将孩童高举,口中所言,仿佛识字是一件无比光荣之事。
对于祖辈三代是农户,出了个一个读书人,是一件令人感到无比庆幸的事。
就算科举不中,但还是个读书人,说出去也给家里长面。
孩童稚嫩的声音在闹市中传来。
百姓们听闻后,对此不由得感到一阵吃惊,对萧何询问道,“大人,减轻赋税之事,可否属实?”
减轻了赋税,也就是为百姓添了一笔横财。
百姓听闻到减轻了赋税岂能不高兴,哪怕就算是大秦官员亲自贴出的告示,也难免不感到吃惊。
萧何向着闹市围观的百姓朗声道,“太子殿下考虑大秦百姓的生计,便将赋税有所调整,大秦各地,家家都能顿顿吃饱,年年能穿新衣。”
在但是这个朝代,顿顿能吃饱,年年穿新衣,本就是一个奢求。
百姓并无什么追求,从战国以来,连绵不断的战争开始,就不奢望顿顿能吃饱,只希望家中的孩子不会饿死。
打仗,说到底,最苦的还是百姓!
“太子殿下圣明!”
“太子殿下仁义!”
闹市中,不凡有老者听闻赋税降低,老泪纵横。
不知是因为知道赋税降低,从而喜极而泣,还是对大秦有这样仁义,为百姓考虑的太子而喜极而泣。
咸阳今日,注定是让百姓欣喜的一日。
恐如今,众多皇子中,最受欢迎的便就是太子赵胜。
长公子扶苏体量百姓疾苦,难道太子赵胜便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