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西林觉罗氏膝行半步靠近琅嬅,搀扶着她道:“皇额娘,儿臣知道您对皇阿玛情深意重,如今皇阿玛殡天,皇额娘心中既然难过,还请发泄出来吧?您这样憋在心里,实在伤身,就算是为了皇上,您也要顾惜自己啊。”
琅嬅侧过脸来,满脸的泪痕只怕她就算说自己并不伤心也没人相信。就如西林觉罗氏以为的一样,青樱和高曦月见了她这副样子也都觉得她过分伤心,纷纷劝她保重身体。
琅嬅也不为难小辈,西林觉罗氏一劝,她便顺势去了后殿休息。西林觉罗氏命贴身宫女去叫了太医。
太医诊断后说琅嬅‘上焦不通,荣卫不散,悲伤心而脉促’,是悲伤过度,恐伤心脉。要细心调养,放开心怀才是。
永琏得到消息匆匆赶来,守着琅嬅。琅嬅借此提出准备在新帝登基后便出宫在外替先帝守孝三年。永琏自然万般挽留,但太医说需要顺应太后心意,令她自我调节才能恢复健康。永琏不知琅嬅对弘历的所作所为,只以为她是真的对先帝深情。无奈之下也只能同意。
说来可笑,弘历自乾隆八年开始修建自己的万年吉地,刚好在他因丹毒中风瘫在床上的那一年完工。再加上这三年的不断完善,如今总算是住进去了。
永琏登基后,定年号‘宣昭’,以次年为宣昭元年。
宣昭二年,寒部向宣昭帝永琏敬献珍宝以示归顺,并附上寒部首领寒提之女寒香见的画像,想把她敬献给皇上。
永琏得知她已有婚约,又知她深受部族民众爱戴,便下令认其为义妹封为多罗格格,让她与未婚夫婿上京完婚,并留京城居住。
宣和三年,琅嬅回到宫中入住慈宁宫。璟瑟携额驸及幼子常驻京城,时常进宫陪伴琅嬅。璟瑟这些年过得还算舒心,永琏自己没能专情一人,却对这个妹夫自小调教的极佳。这些年对璟瑟情有独钟一心一意,也算是贵族中的异类了。
东西六宫住着的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些人。而宫里也多了许多新的孩子。
为了以示对她的尊敬,皇后和永琏商量,琅嬅的长春宫本朝不再入住妃嫔。皇后自己则住在了承乾宫。她膝下育有嫡长子绵御和公主。
而钮钴禄氏封成妃,住翊坤宫,育有大公主和四阿哥。
原先永琏潜邸时的格格喜塔腊氏,住了咸福宫,封敏嫔,生有二阿哥。
格格侯佳氏封莹嫔,住在钟粹宫,生有三阿哥。
至于其他未有生育的常在答应们,琅嬅也没去一一记住。回宫之后,琅嬅的生活依旧十。不去过问前朝也不过问后宫,把自己当作一个吉祥物,成日里在慈宁宫待着,等着人来给她请安。不过分亲近谁,也不刻意冷淡谁。
身边的人中,玄英在她还在宫外时便替她寻了人家嫁了出去。青阳和白藏自梳不嫁,留在了她的身边。
青阳不嫁是琅嬅早有准备的事情,因她是石女,琅嬅自然也不会勉强她去过不适合她的生活。
倒是白藏让她有些意外。白藏当初进宫不仅是因为琅嬅需要一个懂医术的婢女,同时也是因为她的父亲当初因为帮还是熹贵妃的前任太后做伪证,后却被灭口,导致家破人亡。她那时虽年幼,但他父亲曾将内情告诉自己宠爱的妾室,而这个妾室就是白藏的姨娘。她姨娘临终前又告诉了她这件事情。
白藏原本以为自己这一生没有机会报仇了,直到她知道琅嬅需要一个医女,所以她向富察夫人推荐了自己。后来又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琅嬅。
原本太后死后,琅嬅准备放白藏出宫,但是那时候弘历已经对琅嬅心存不满,琅嬅的处境不好。白藏便说等帮着琅嬅过了这一关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