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佯攻,廖化还给了关平一个任务。
要求关平使用山里获取的木材、药材和猎物,从山下的村民手里,换取需要的粮食和铜铁。
……
回想起从兴山城突围的种种往事,廖化感慨万千。
那一次行军,将士们在山里行进了八天。
第六天,部队遇到了断粮风险。
全军覆没之前,将士们走出了熊山,进攻了守备空虚的巫县,夺取了粮食。
其实,那一次行军时,廖化的运气非常差。
詹晏是一个重视情报的将领,在山中部署了大量斥候和暗哨。
廖化和他的人却完美避开了全部友军。
如果早一些和詹晏会师,或许,廖化也不会带领将士们在巫县拼命。
这一次东进,虽然行军人数更多,将士们却携带了充足的粮食。
除了以新军为骨干,组建起的千余战兵之外。
随军东进的,还有一千名辅兵。
辅兵不负责作战,任务仅仅是运送粮食。
廖化专程带上了苏由,两个人在东进的过程中,反复确认未来的施工通道。
熊山的北面是上庸,西面是巴蜀。
比起巴蜀的物资支援,廖化更信任上庸的援助。
不论刘封对自己怎么样,守卫房陵的王甫肯定不会坐视自己不管。
只要能够在群山里凿开一条通道,房陵的关羽军就会成为廖化的可靠外援。
行军路上,廖化和苏由两个人多次脱离行军队列,搜集山里的数据信息。
苏由:“咱们行军三天了,出山的时间不会太久。”
廖化认可苏由的结论,大致相同的行军路线,截然相反的行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