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很快就写好了三份公文。
墨迹晾干之后,廖化喊来关平,把其中两份公文递给关平。
“让苏由带着十名士兵来到这里,听我指挥。”
“你集合并带领其余士兵护送郭村村长出城,北撤回熊山。”
关平的话终究还是让廖化有所触动,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廖化一样,有可以栖身的房屋,有足够充饥的食物。
在吕蒙军的全面搜捕中,将士们冒了极大风险。
而且,廖化对屋子里的粮食储备进行过检查,房屋里的储粮不多,没有办法供应太多将士的日常饮食。
郭村村长已经被解救出大牢,接下来的营救行动,廖化不需要使用太多将士。
下达撤军命令,至少有两个好处。
首先,缓解了粮食压力,将士不需要冒着身份暴露的风险筹粮,离开巴东城的将士也可以通过更灵活的方式筹集粮食。
其次,郭村村长和关平这两个重要人物可以离开巴东城,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廖化不必再有顾忌。
一次性安排近三十名将士出城,肯定会引起怀疑,尤其是在这种非常时期。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廖化写出内容相同的两份公文,让将士们顺着北门出城。
接过公文后,关平没有立即离开,他的表情很严肃,“咱们两个人一起进城,那就得一同离开。”
关平的意思很明确,廖化既然打算去刑场‘救人’,那么,他关平同样会参加这场行动。
廖化很清楚关平的脾气,只要自己说的正确,对方很容易改变观点。
但是,关平同样很固执,下定决心之后,廖化也很难再次说服。
最终,廖化同意了关平的要求,带队出城的将军改成了苏由。
关平依旧没有离开,反而询问起廖化的计划。
廖化:“敌人在城里大肆搜捕,距离行刑开始还有些时间,咱们不如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干一场。”
关平皱皱眉头,“咱们成功劫牢,敌人吃了个大亏,现在行动,恐怕不是一个好时机,对于咱们来说,太危险了。”
廖化摇摇头,“越是接近行刑日,咱们越得在城里大肆破坏。”
廖化认为,闹出的动静越响,敌人才会分散埋伏在刑场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