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活了70多岁,只有最开始跟随关羽的时候,担当过文职。
从夷陵之战开始,他一直担任军职,统兵作战。
廖化的最高职务做到了车骑右将军,地位仅次于大将军。
他虽然是一名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将,却没有统帅水军的经验。
回顾前世,整个蜀汉政权,只有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拥有过强大的水军。
那时候的廖化是文职,没有深入研究水军战法,更没想过有一天会统兵作战。
等到关羽败亡,廖化当上都督,开始统兵作战的时候,蜀汉的水军战力大幅下降了。
等到蜀汉后期,水军已经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部队。
所以,他虽然拥有丰富统兵经验,但是,水战经验却严重不足。
面对谢旌船队的进攻,不仅仅是廖化自己缺乏经验。
他麾下也没有一个能给自己提供水战建议的谋士。
而且,廖化手下的兵,都是襄樊地区的投诚者和曹魏降兵,这些人即使会游泳,也没有水战经验,不具备作战条件。
面对危机,廖化表现的很冷静。
他不仅没有催促将士们快速上船,而且,救回东岸将士后,廖化赞赏了牛高等人的战功,安排将士们进入船舱休整。
撤退的命令迅速传达到船舱内,将士们监督水手,船只开始向西撤离。
廖化不仅自己站在甲板上,而且,为了尽可能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他派人进入船舱,选一名水手辅助自己分析战局。
术业有专攻,在行船上,廖化这种职业统帅真不一定会比得过那些水手。
等候水手的时候,廖化的目光扫过水面,对当前的形势有了一个初步判断。
吕蒙军的主力船队虽然顺流北上,但是,平定前期的混乱,浪费了时间。
这支船队拦截住廖化这一船将士的可能性并不算高。
让廖化感到棘手的,是那条破坏了浮桥的快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