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到营门,廖化拦住一名败兵,“营外什么情况?”
败兵很惊慌,“曹军疯了一样,不顾伤亡的发起冲锋,我军防线被突破,傅方将军也战死了。”
“咱们挡不住的,赶紧逃命吧,再不逃就晚了。”
被逃兵这么一喊,身边的将士同样人心惶惶。
为了引诱曹军进攻,将士们搬走了部分防御鹿角,现在看来,诱敌策略比想象中更成功。
削减后的鹿角依旧拥有一定防御力,将士们不本应该败的这么快,只能说前线将士的布防出现了问题。
胡修大怒,抽出刀,想要砍死这名败兵。
廖化却挥手制止,“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战局还在咱们的掌握中,胡刺史,咱们分头行动,你去营里集结部队,布置防御,多用草木和军需品堵塞两侧道路,我带人防守营门,接应败兵。”
胡修接受了廖化的提议,为了增强营门的防御,胡修把身边的部队全部留给廖化,孤身离开。
胡修离开前线,廖化成为全军身份最高的将领。
将士们在营门内侧排列阵型,准备作战。
溃败的部队被重新集合,兵力进行分组。
廖化亲自统帅着甲部队,作为突击和应急的力量。
轻装步兵分三组:一组准备战斗,一组接应败兵,一组担任预备队。
战场不断向营门接近,入营败兵的数量越来越多。
甚至一度出现小股部队成建制逃窜。
廖化很快便不再向逃兵询问战情,通过敞开的营门,他可以清楚看到鹿角处的火光和来犯曹军的面容。
徐晃似乎对战斗很重视,在第一轮进攻中动用了大半主力。
曹军为了快速突破鹿角防御,还出动了大量骑兵和着甲步兵。
一位追求速度,曹军先锋的体力被过度消耗,将士们也付出了巨大伤亡。
廖化下马持枪,将马匹交给身边的将士照看,他站在营门处远眺战场,
战场前方,飘荡着徐晃的将旗,这位关羽的河东老乡年近五十,却依旧冲杀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