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不试试怎么知道呢</p>
毕竟自魏武创业至今,魏国从来没有如他在位期间这般连遭败绩与失土的凄惨。</p>
抑或者说,朝野上下皆觉得魏国换一位君主,所迎来的结局再怎么坏,都不如现今这般坏了罢。</p>
带着这样的领悟,曹叡头也不抬的冲着旁边的侍从挥了挥手。</p>
用过餐了,问过话了,也该让一切尘埃落定了。</p>
李简将会依着夏侯玄寻的扣押理由,以“大不敬”的罪名处死;其余所有参与其中的人皆被下令缄口,如果不能守密,曹叡不介意让他们永远闭嘴。</p>
那些直指司马昭参与其中的衣服补丁将尽销毁,就连夏侯玄、燕王曹宇上禀的文书亦一并毁掉、不得录存。</p>
而他翌日亦会前去魏武高陵拜谒。</p>
将此番匆匆赶回来邺城的目的,变成期盼魏武在天之灵庇护战事能一切顺遂。</p>
如此,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p>
至于哪些质疑他德不配位、认为他乃厄运之君的人,他不打算去理会,至少现在不理会。</p>
如今的他就知道,任何事情都不能成为影响关中决战的因素。</p>
盖因一旦关中决战胜了,那些质疑他的声音都会冰消雪融,他的有生之年便会迎来全复旧日疆域、不愧对父祖的曙光。若是反之,且那些质疑声音愈演愈烈,那他也不介意再来一次“魏讽桉”。</p>
甚至是比“魏讽桉”牵扯更广的清算。</p>
事情以这样的结果落幕,燕王曹宇对天子曹叡的处置不吝赞誉之词。</p>
就连夏侯玄都没有丝毫意难平。</p>
身为魏国元勋之后,他当然希望关中决战能胜,亦知道此时此刻断不可以他与司马家的私忿而误国家之功。</p>
最重要的是,他目的已然矣!</p>
因为此事之后,天子必然会对司马家暗怀戒心;日后也会大肆启用谯沛元勋子弟入行伍中掌权,来确保自身的帝位安稳与魏国的社稷安稳。</p>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的是,曹叡这种息事宁人的做法适得其反。</p>
非但没有让司马懿心无旁骛,反而令他自危了!</p>
因为他早就知道李简之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