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魏军胆敢长驱去进攻丞相驻军所在的西城,那么郑璞便可从堵水河谷杀出,将他们的归路断掉。</p>
纵使无法将他们悉数围杀,但必然可胜一阵且能缴获不少辎重粮秣!</p>
不管魏军如何取舍,大汉皆可从容应对,为何以奇谋策算著称的郑璞就看不到呢</p>
但张遵则是带着不同的理解。</p>
他觉得退往堵水河谷南端扼守与现今在北端扼守,对大汉而言都相差不大。</p>
若是真的想大汉得利,就应该放弃东三郡、罢兵归去汉中郡。</p>
理由同样很充分。</p>
东三郡本就没有黎庶,战略意义上对大汉还于旧都几无裨益,又何必在此地干耗着呢</p>
莫提那些荆蛮部落。</p>
随着大汉占据大半个右扶风后,丞相亦从汉中郡将不少黎庶迁徙入了关中屯田,汉中空闲的房屋与田亩安置荆蛮部落绰绰有余!</p>
且此战伐吴,乃是对江东背弃盟约的忿怒,将之重创令其日后不复为患。</p>
目的现今已然矣!</p>
何必还要在东三郡逗留呢</p>
让士卒们归去休整、养精蓄锐,节约粮秣为全据关中之战绸缪不是更佳!</p>
当然了,他们二人心有不解,但也不敢以此询问于郑璞。</p>
战事调度关乎将率权威,就连咸有功绩的刘林与蒋舒都不能质疑或过问,被长辈遣来积累行伍经验、连军职都无有的他们哪敢轻言。</p>
是故,他们私下将此事当成了生活的调剂,每每入夜后无心睡眠时相互争执为趣。</p>
在无法说服彼此的情况下,二人还立下了赌誓,待战后请郑璞来定论他们各自猜测的优劣,输者要为对方磨一个月的环首刀.......</p>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郑璞已然知道他们各自的猜测了。</p>
没办法,军中素来简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