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蜀臣> 第560章、出夔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0章、出夔门(3 / 3)

就是造化弄人。

那时先帝这一路兵马先败了,反而令黄权部被断了归路。

此亦是促使先帝说出“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这句话的最大缘由。

如今,郑璞与关兴从夔门出,兵力上是逊于江东的;即使攻破了步骘部、夺了峡口,亦无法在继续顺流下夷陵时,有足够兵力护住归路。

再者,如今的荆南亦非当时了。

夷陵之战时,荆南各郡不乏思慕先帝恩义而起兵响应者。

如先帝就遣了马良入武陵郡招纳五溪蛮夷,作为协攻荆南的另一路兵马。

但现今荆南都归江东许多年了,亦已然自发起兵叛乱许多次了,早就没有了响应汉军的实力。

另一缘由,乃是江东水师精锐。

大汉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北伐,几无余力组建水军与打造战船,亦无法在大江之上与江东争锋,没必要以己之短击彼之长。

最后,乃是战略的主次之分。

还于旧都、复关中才是大汉的当务之急!

此番伐吴不止于平复朝野上下的忿怒,更是为了日后复关中的汉魏战事中,不欲江东参合而先行将之重创罢了。

且占据了东三郡,日后魏国就要重兵扼守子午谷与武关以及南阳宛城了!

算是迫其分兵罢。

如此,郑璞与关兴驱兵入大巴山就很好理解了。

无非是为了先一步抢占编县,将东三郡出荆州的巴山北道终点占据,遏制江东驰援东三郡的援军,让丞相部顺利将上庸城攻下。

而郑璞等人入大巴山再转去荆山,如何补给粮秣以及确保赶在吴军之前占据编县嘛~~

陆逊心中有答案。

乃荆蛮。

-------------------------------------------------------------------------------

【注1:三国末期(公元260年),吴国在此道路上设置了兴山县扼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