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妇孺驱赶着牛羊,能从汧水安全的迁徙至大河流域,必然是有人相助的。
乃是魏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
他也与两部鲜卑共进退了。
抑或者说,同样因为萧关大疫而族人死伤惨重的他,也对依附魏国失去了信心。
他打算迁徙到灵州(今宁夏永宁县)一带,与两部鲜卑联姻互助,彼此攻守同盟守住牧场与领地。
这便是曹真退兵回城池内坚守的缘由。
匈奴与两部鲜卑叛不叛逃,对魏国的实力影响不大。
但是时机选得太巧妙了,让安定郡人心惶惶,北部也陷入了动荡。
不用多想,相邻北地郡的羌胡部落,得闻消息后必然会有趁火打劫者——趁着时局动荡,让族人佯装成为马贼劫掠安定郡村落。
而且魏国在乌水流域没有了骑兵,便无法牵制马岱与赵广的骑兵。
虽然以高平城的险固,以及将军胡遵的将略,汉军不可能将乌水流域占据。但若是他不将麾下的五千骑卒遣去乌水流域,汉骑必然会从北部前来安定郡腹地扰乱。
试想,他以大军正与汉丞相诸葛亮对峙着,背后各县却被两支汉骑袭击,郡内黎庶及将士们该有多沮丧啊!
说不定给,还有人以为魏军败了,聚众叛乱争着当汉军的内应呢!
譬如先前的豪右杨条。
而将骑兵遣往乌水河谷后,魏军便没有兵种压制及兵力优势,退兵归来保城才是上策。
曹真心中有些落寞。
这些年的汉魏战事,似是上苍就没有眷顾过他。
突发情况,意外的叛乱,以及连月的暴雨等等,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他那边。
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我尚有机会夺会陇右否?
他意难平的感慨着。
没有多少怨天尤人,只是心中有了不少伤春悲秋。
还隐隐有一缕对“天命”的担忧。
如今,天子曹叡的子嗣皆夭折殆尽了,而且没有皇后嫔妃等人怀孕.......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