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曹丕时期,先后任职邺城令、魏郡太守、豫州刺史。
魏郡的邺城,豫州的许昌县与谯县,皆是魏国定都雒阳后的陪都。从贾逵任职之地,可知曹丕对他的信任程度非同一般。
而在曹叡即位后,贾逵曾上书,希望能够沿大别山脉北麓,穿越魏属庐江郡开辟一条直道,连接江北。缘由,是一旦魏吴间有战事,豫州的兵马可以快速进入战场增援。
对此,曹叡大为赞赏。
此亦是此番他让贾逵领豫州兵马,攻打濡须坞的缘由。
贾逵沿着直道进军,行军亦然十分迅速。
尚未接到曹叡诏令有改,便已经隐隐洞悉了孙吴乃是在设谋。
盖因他领大军至濡须坞时,竟发现守御的吴军十分稀少。
濡须坞,乃是东吴在江淮战场的防御支点,若是被魏国所占,巢湖便会被魏国全占,可一鼓作气将孙吴大江的命门濡须口,一举攻下!
于情于理,孙吴不可能守备松懈,兵力空虚。
如此不合常理的现象,唯有一种情况可说得通:东吴必是聚集大军攻伐,方会将濡须坞的守军调走。
而结合曹休如今正进军的路线,不难猜测出孙吴将兵力调遣去了哪里。
是故,贾逵当即放弃了进攻濡须坞,转军往皖城方向而去,准备接应曹休。
但越过舒县无强口的曹休,已然进军至皖城了!
哪怕是,随军同往的琅琊太守孙礼,不止一次谏劝他不可孤军深入。
然而,去岁攻占庐江郡、正春风得意的曹休,并没听进去。自认领着十万步骑而来,就算东吴真有什么准备,也无需惧之!
此时,恰好秋八月。
亦是大江及各支流水位最高之时。
东吴的大船,可以从皖口畅通无阻的抵达皖城。
且,与丞相诸葛亮将举国兵力,用于岁初兵出陇右一般,孙权也破釜沉舟的赌了一次国运。
此番调动的兵力,与以往领四五士卒而号“十万大军”不同,确实达到了十万!
除了留万余士卒扼守大江南岸,不让郡县内心怀不轨者可趁之机,孙权将九万大军悉数调拨给了陆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