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蜀臣> 第130章 石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石亭(2 / 7)

亦终于觉得,周鲂乃是真心来投。

自然,建功报效国家的豪情,于胸襟中熊熊燃烧。

抑或者说,举曹魏上下无有一人,比曹休更期盼饮马江东了!

曹休的大父,曾任职吴郡太守;而他年少丧父,又曾携母避难江东,

吴郡,相当于他的第二个故里。

若是能饮马吴郡,他隐隐有一种衣锦还乡的味道。

而当年他避祸江东时,吴郡太守官署中,仍旧悬挂着他大父的遗像。

此亦是说,他大父颇得吴郡士庶的爱戴。

而恰好,周鲂年吴郡阳羡人。

另一,则是他自从驻守江淮后,所战皆顺利。

如于广陵前线杀敌上万;前后数次渡江作战,在芜湖、京城等地击溃孙吴多部大军。去岁更是斩杀吴将拿下皖城,夺回庐江郡!

如此功绩,昔日魏武曹操抑或者文帝曹丕,都不曾有之。

尤其是,孙吴功勋老臣之后韩综,带着韩当的旧部来降,更让曹休觉得自己的威名,已然令让江东之人为之慑服。

多种因数下,曹休方敢于上表中言之凿凿,声称一战可让孙吴万劫不复。

因若是接应了周鲂的投降,魏国便可将庐江、鄱阳连成一线,中断孙吴东、西两境,让荆州与扬州就此不能呼应。

如此大战果,曹叡亦然心动不已。

只不过,有三个原因,让他踌躇了许久,方敢作定论。

其一,自是陇右之失,让魏国不得不将大量的兵力、人力物力投入关中及凉州。

其次,则是于曹丕在位时,孙资便有过谏言,声称孙吴急切之间难图。

再次,便是曹休领军深入敌境,有战略上的隐患。

横亘于庐江、豫章二郡之间的不仅有长江,尚且北有彭蠡泽、南有鄱阳湖。

若依着曹休的作战计划,深入鄱阳接应周鲂的投降,肯定会被从上、下游而来的东吴水军截断退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