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连遭襄樊之败、夷陵之败,以及先帝刘备崩殂于永安,他心中都坚信着,有朝一日,巴蜀必然光复旧都,大汉终会克复中原,再延四百年汉祚的辉煌!
如今,他亦然没有放弃此念。
略作思绪,便执笔点墨疾书,将迎接最坏结局的调度,悉数发出。
着令关兴为别督,领五千人立即赶赴成纪县,依城池扼守。
既是威胁魏军后路,让其不敢大肆南下;又是呼应驻守在平襄城的魏延部,不让他被断了归路。
着令将军高翔,领万余士卒,立即赶赴略阳县遏道而守,不让出萧关的魏军,长驱来街亭后方夹击。
着令在天水郡的吴懿部,将安抚黔首黎庶之责,交给吴班兼领之。
让他得以分身,先赶赴显亲县落下营寨,堵住魏军沿着长离水(葫芦河)河谷南下的可能。
连即将抵达天水郡的邓芝部,都有将令传去。
乃是让他以千余人,护送粮秣辎重即可。
分出四千兵马加速行军,赶往显亲县,与吴懿部协力共守。
毕竟,吴懿部如今仅有三千兵马,难挡魏军。
调度完一切,丞相便让扈从携来了甲胄披上,亲自走上了营地的矮垣,提剑帅厉将士奋勇死守。
嗯,曹真应也是得知,安定郡的魏军出萧关了。
是故,这几日亲自擂鼓,激励士卒不顾生死、昼夜来攻,让战事异常激烈。
其缘由,不外乎是想拖住丞相此处的兵马,不让他分兵去萧关道驰援。
至于郑璞,为何四日内两次告急,还得从马谡负气而去说起。
当日他与郑璞不欢而散,心中羞恼异常。
燃尽理智的怒火,让他觉得郑璞乃忘恩负义的鄙夫!
明明自身于他有举荐之恩,明明他知晓自身在军中的尴尬处境,明明正逢建功立业的天赐良机,他竟然回绝了!
竟回绝了!!
安能如此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