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武唐仙> 第四六一章 进理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六一章 进理经(3 / 4)

有太监接过理经,摊在了太后案前。

“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子贡虽未得道统,然其所知,似亦不在今人之后”

太后乍一看,眉心微拧,这不是贺表啊。

但是再看下去,敏锐的捕捉到了道统二字。

道统的观念始于韩愈,道是逻辑,是传承的合理性,统是历史,一脉相承,自道统的概念面世之后,后人研究道统从未能超脱韩愈道统论的框架。

总结起来,有三方面。

认同!

正统!

弘道!

渐渐地,太后眉眼舒展开来,这部理经的中心思想,她看明白了。

也许是天下改朝换代不断,唯道统不变,得到道统大于治统的结论。

凭心而论,道统论一出,儒家的传承变得脉络清晰,有理有据,儒家将占据道德的制高点,牢牢钳制住社会的主流思想,奠定了儒家传承的根基,于儒家有大利。

而对于王朝来说,王朝兴灭从此不再唯天命论,与道统传承息息相关。

其实太后所谓的大云经、净光天女转世很勉强,因为那是佛门的讖言,而佛门再怎么洗,也洗不干净外来的事实。

相比之下,道统是九州本土的道统,得了九州道统,称帝就具备了法理基础。

这一篇理经,在太后眼里,固然是萧业为儒家张目,争取更大的利益,但对于她,也提供了称帝的理论基础。

算是双赢。

“婉儿,你看看。”

好一会儿,太后看完,向上官婉儿示意。

上官婉儿凑头看去,玉容渐现讶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