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冬去春来鸟鸟鸣,风拂……柳扬淡淡青。”一女子从人群中站出揭了对联,技艺惊人。
“哟,这不是乔老板嘛,几天不见消瘦了不少。”人群中有很多人认出了乔以柔。
更神奇的是,她的身旁站着一个身份的尊贵的少年。
由此看来,传言非虚。乔以柔得以脱险,自有贵人相助。
“烦扰各位惦记。”乔以柔微微一辑,浅笑嫣然。
“乔老板,敢问一句贵店何时恢复经营啊。大伙儿可掂记您的手艺呢。没了你,咱们岭安城可少了一处美食去处呢。”人群中有人开始抱怨起来。
“是啊是啊。咱们可惦记您了。”
乔氏美食店的独家秘味在岭安城里也仅一家,加上价格平价,深受老百姓所喜爱。怎么能不惦记。
“各位,这件事情,咱们以后再从长计议。眼下,咱先把今晚的榜一揭下来才是正事儿。”乔以柔微然一笑,随即跟着人群,通向了对诗决赛。
“哦,乔老板来了。”张知府闻声站了起来,当然不是为了乔以柔,而是他身旁的傲娇少年。
“不必打招呼了,今晚大家随意。”少年开口了。张知府便了然于数。
不想,刚坐下,又迎来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
“张大人。”
“梁大人。”比起刚刚,张知府此时显得多了一是紧张和急促。
要知道为了乔以柔这枚烫手山芋,他可夹在中间,做了猪八戒照镜子,搞得里外不是人。
“唉,低调。咱今晚主要玩得尽兴,不谈公事。”梁楚桦也是尽兴而来,不想再败兴而归。
“各位,眼下灯谜和对联的前三甲都有数了。眼下就单属作诗这一块了。”张知府对着围观的百名群众,出了一道即兴题。
“今天是乞巧节,对于百姓而言,今年格外艰难。所以就以祈福丰收为句,对诗三首。”
“我来!”王二丫忍很久了,别的都不信,只能在最后一关做“抛砖引玉”的那块砖,兴许还能引起梁楚桦的注意,刷波好感。
“哦,王二丫,你说。”对于王二丫的参与,张县令有些意外。她可不算什么文人。如此急促,只怕是抱有目的。
张县令见她一直盯着梁楚桦,这便心中了明。不由一阵低嗤。
这个王二丫胆子不小,敢盯上梁大人,回头有她苦头吃。
“嗯,咱们既然是丰收,自然与粮食成一对了。”王二丫眼底一转,端手念道,“高粱一仗长,食粮入我仓。”
“好!此诗虽然简单通俗,却点了到题心。”县令对王二丫原本就期望不高,这水平已经算是达到合格线上了。
“接下来,谁来接下半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