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成亲四五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钱货郎这会儿回过神来了,惊讶的问:“你当初不就是跟桂枝她爸一样,光个人进门的吗?”
“那我还是穿了衣服的。”小公爷觉得还是要证明一下自己的,哪怕公主府是皇室督建的,里面的一应家舍摆件也是皇帝赏赐的,府中上下所有仆从都是公主带来的,以及其他的财物等等……
但至少,小公爷还是带了一些嫁奁过去的。
他都要出嫁了,还能忍住不坑镇国公府一把?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千载难逢啊!错过这一次,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
也因此,那时候他狠狠的从镇国公身上咬下了一块肉。本朝娶妻其实是不需要那么多财物的,彩礼聘礼的数目并不算多,再说多半人家都是将彩礼以及聘礼都归到女方的嫁妆里的。当然,卖闺女的人家除外。
但正常来说,像镇国公府这种人家娶媳妇儿,是不会亏本的,甚至可以说是血赚的。
要知道,小公爷名义上是镇国公的嫡三子,他前头还有两个嫡亲哥哥呢。而他的两个哥哥,自然是比他要早娶妻的,甚至他妹妹都早已出嫁了。按照前头两个例子,国公府会提供正常的彩礼聘礼,承担婚礼的一应开销花费,包括宴请宾客等等,当然院舍也是要有的,可就算这样,其实数目真的不多,撑死了也就几千两银子。
那是娶媳妇儿。
可小公爷是嫁出去了。
这可不就尴尬了吗?
如果说,按照镇国公嫡长子、嫡次子娶妻的惯例,准备个五千两银子那是最多的了。可要是按照嫁出去的惯例,镇国公是有嫡女的,还是唯一的一个嫡女,同时名义上还是小公爷的龙凤胎妹妹。当年她出嫁时,可是十里红妆。
毕竟是唯一的嫡女,家里的好东西可劲儿给也不会心疼的。至于后面是还有几个庶女,但嫡庶有别,没人会拿这种事情做文章的。
谁能想到呢?小公爷还能把自个儿嫁出去!
那他都要嫁出去了,嫁妆是不是应该准备得丰厚一些?
最起码也不能比他妹妹差吧?当然,他妹妹是嫁得不错,都嫁到侯府去了,当然是很不错的。可小公爷就嫁得差了吗?他都嫁给公主了!
比公主牛逼的,那就只能是皇子和皇帝了。
熟悉不?
镇国公府是出过一个娘娘的!
不是别人,正是七皇子和三公主的母妃。
这不就有先例了吗?尤其最初恭妃刚嫁出去时,人家也不是嫁给了皇帝呢,她是先当了皇子侧妃,之后皇帝上位了,大赏后宫才册封成了恭妃。
当年恭妃嫁给了皇子,如今小公爷嫁给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