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瑗之脸色陡变,顾不得许多,迅疾出列:“丹青令检举定州军谋逆一事,有功于社稷,且谢饮玉才名远播,是士人表率……”
王瑗之字字句句皆在情理之中,皇帝满腔的怒火被慢慢抚平,他毕竟不是傻子,贸然杀掉谢琢的确不是聪明之举,尤其是……
他的视线瞥向一旁,谢首辅坐在那里,仿佛对此无动于衷,但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呢?
谁都能看出皇帝的心思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许谢琢还是会死,但至少不是今天。
许多想煽风点火的人遗憾地按下了要说的话,再鼓动下去,只怕皇帝的怒火就要冲着他们来了。
他们不说,有个人却要说。
“丹青令的确身负大才,赵无缺那等人,手下将士千万,斥候无数,丹青令都能在他手下轻易逃脱,实非常人所能为之,可见谢郎君机智敏锐,有凡人不能有之大智慧,实是定国□□之大才。”
这声音出现的一瞬间,王瑗之霍然回头,一双眼睛如同刮骨钢刀,甩向某个角落,在短短的一瞬间内,他就意识到了有什么不对。
桓真知……怎么会是他!
他语气里都是真挚的劝诫,但分明是在暗示皇帝谢琢逃离定州一事有猫腻,寻常人只消一联想,就会不由自主地得出谢琢与赵无缺勾结的结论,其心思之阴毒,分明是要立即置谢琢于死地!
可为什么是桓真知?!这几年来他处处帮扶寻找谢琢,对此事异常上心——
王瑗之心一沉。
他对饮玉有杀意,所以这才是饮玉一直藏匿自身的原因之一?
他来不及去思索更多,也来不及去挖掘因果,这简单的一句话彻底触碰到了皇帝的逆鳞。
谋反,只要是与这件事疑似沾边的事情,就不容放过。
“将谢琢,杖毙。”
不需要查证,只是一个怀疑的引子,就足够他做出这个决定。
殿中卫率轰然应诺,持戟上前欲将谢琢拖下,被制住的人动了动头,并没有反抗,只是朝着那个说话人的方向定定“看”了一眼,而后平和地垂首,发丝摇动间,轻微地露出了一个笑容。
——找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