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的军队始终是损失不大,而且越是损失大他们就越是凶狠,来年说不定有更大的兵灾。
也就是今年大家打了个两败俱伤,缺衣少粮的他们不敢来打大康的坚城,因为那意味着更多时间的围困,更多宝贵的粮食消耗在城池下面。
而大康当然也没有疏忽,边军已经迅速的补充了五十万人,现在全都在边疆防线的城池、要塞、卫城里面训练呢。
他们倒是在相对温暖的城池里,每天有着足够的麸糠粥和饼子吃,还有暖和的蜂窝煤帮着取暖,这个冬天并不怎么难过。
比起往几年来,他们的日子实际上是下降的。
前两年也就是灾民们在吃麸糠饼子和麸糠粥,军士们大部分还是吃的大米和小麦饼子。
因为吃麸糠做的东西,真的是打仗没有力气啊!
没有力气的军队,你拿来有什么用处?
可现在大康到处百废待兴,粮食哪里都缺,在这冬天苦熬的时间段,也只能委屈上百万的边军们了。
等到春天过后,却是要增加大米和小麦粮食的比例的。
整整五十万的边军,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招募完毕,这个规模和速度简直是绝了。
这可不是什么强行招募,而是心甘情愿的加入大康边军,并且名额都是靠抢的。
大康的人口众多,哪怕是在边疆地区,人口也是动不动几百万。
更别说还有许多逃难、逃灾而来的草原的牧民、农奴等等。
他们来到大康,哪怕是没有身份的黑户,都非常的开心。
因为下力气干活儿就能赚到钱,就能养家糊口。
毕竟边境的商贸非常发达,他们作为护卫、作为苦力跟着去草原上做生意,一趟下来两三两银子随随便便就能得到。
或者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大康做一些牛羊马的养殖——不少的草原人都被招募去了官家的养马场,发挥着自己的老本行特长。
这些人在这一次西羌和回鹘入侵的过程中,发挥了难以想象的战斗力。
哪怕他们只是躲进城里的难民,但在危急的时候,全都一个个的顶了上来,在城头上和他们曾经的族人杀得你死我活,一点都不手软。
草原人不怕死,他们只怕穷,怕老父老母妻儿连吃饭都吃不上,就那么饿死。
他们知道大康对于英勇作战而牺牲将士的奖赏,在得到了守城官员和武将的保证之后,真的就那么拼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