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王振的警告,那些准备好东西进桃的村民,一边开始往农场里面走,一边笑着回应出声。
至于他们的话,是不是言不由心,王振就分辨不出来了。
反正,只要他们符合自己制定的进桃的两项规则,王振就任由他们进农场摘桃。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不符合进桃的两项规则的村民,则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相信自己的,则离去找人借去了。
不相信这样能赚钱的,则围在农场的门口准备看热闹,寻思着等晚上那些卖桃的回来,了解一下他们赚钱没有,再决定是否桃进桃去卖。
这些人的心思,因为王振并不是神,自然不清楚。
那怕是清楚,他也懒得管。
因为人就是这样。
同样的机遇,总有人第一时间行动,有人在犹豫,有人在看。
而往往也是后者,赚到的钱是最少的。
村民们在农场进桃的事,王振并没有太过关注,直接交给了王振和王亮。
操作也很简单。
村民们摘了多少桃子,过秤以后记录下来。
到时候村民们如果赚钱了,再以五毛钱一斤的钱,或者八毛钱一斤的玉米和一块一斤的小麦过来抵扣进的桃子就行。
在这个过程中,赵乐他们也过来了。
同样是摘桃,拥有拖拉机的他们,再加上人多,因此比村民们快多了。
突突突……
进完桃,赵乐他们出发了。
五辆拖拉机,每辆装了几百斤桃子,直奔附近的村庄而去。
至于老罗湾村民们的交通工具就简单了。
有的用自行车,两边挂了铁搂子,就算全部装满,也顶多装五六十斤桃。
有的用的板车,里面放上框子,应该能装一两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