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第268章 过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8章 过渡(2 / 4)

但这不妨碍小女生们倾慕他的颜,而且事实证明,他的确没有进入娱乐圈的打算,只是专心搞事业,路人缘便渐渐有所好转。

蔡佑宁显然颇具人脉,除了金点的投资,年后还完成了近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海纳亚洲领投,凯鹏华盈和席拉创投公司跟投。

金点和海豚的办公场所就在上下楼,沈、蔡两人经常凑一起唠嗑。

在小屋的时候,沈亦泽一直以为蔡蔡是那种家庭条件优渥,被从小宠到大的富二代,随着了解越发深入,他才发觉这个年轻人有着与外表和年龄不符的成熟。

据蔡佑宁所说,他跟家里的关系并不算好,跟他老爹的关系尤其差,当年他执意报读雪城大学公共传媒学院的时候,他老爹直接冻结了他所有的银行账户,并将他赶出了家门。

沈亦泽只知道蔡蔡的老爹是沪东某个投资集团的执行董事,具体情况他没细问,不过想查的话随时都能查到,毕竟沪东具有一定规模的投资集团就那么几家,是否有蔡姓的执行董事,一查便知。

蔡佑宁的老爸想用这种手段迫使他改变想法,乖乖地去牛津读工商管理,但蔡佑宁打小就是驴脾气,愣是半工半读地从雪城大学毕了业,回国后也不回家,径直跑江南台当电台主播,把他老爸气个半死。

沈亦泽听他说起这事,便调侃他:“那你得努力工作了,不然就得回去继承千亿家产了。”

蔡佑宁却说:“我创业之后,老爸对我的态度就和缓了许多,当然,他并不认为音频是一个好的项目,不过相比起电台主持,他显然觉得创业更有出息,哪怕是在他看来没什么前景的项目,他也会支持到底。”

家里有人和白手起家的区别很快显现。

沈亦泽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公司做到现在的规模,而蔡佑宁,他的海豚科技成立不足两个月,连产品都还没做出来,就已经拿到了高达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这轮融资早在去年12月就已经敲定,只是因为要做海外VIE架构,比较耗时,所以直到上个月才拿到资金。

这个架构沈亦泽的视频公司也在做,应该说,自从国家对包括互联网、通信在内的一些行业进行了外资准入限制之后,国内的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做这个架构,方便外资进入。

简单来说,就是在开曼群岛开设一家离岸皮包公司,接下来再绕去香江开个壳公司,之后再由香江的壳公司在内地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然后通过一系列协议,将内地实际运营公司的财务情况映射到境外皮包公司上,最终达到避开准入限制,使外资安全上垒的目的。

蔡佑宁的海豚科技拿到这轮融资之后,主要用于营销推广,引进人才,以及优化带宽服务。

他原本想用这笔钱购入音频版权,后来在沈亦泽的劝说下暂时搁置了以高价购入电台节目的想法,转而与优视、腾飞合作,引进一些知识类的脱口秀节目。

事实证明,哪怕没有电台节目撑场子,作为国内首个音频分享平台,海豚FM依然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上线三天,激活用户数便已突破一百万,通过认证的创作者也已超过五百人,在AppStore的好评率高达95%。

沈亦泽对海豚FM的前景丝毫不担心。

视频和音频,无所谓孰好孰坏,二者有各自适用的人群和场景。开车、跑步、做家务等移动场景都有信息导入的需求,音频这种伴随式的特点,正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而对比音频和视频,视频是天然的娱乐媒体,音频则是天然的泛知识媒体。从使用逻辑来讲,音频的创作成本更低,更类似图书,也更适合移动场景的商业模式。

现在蔡佑宁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趁着市场上还没出现同类竞争者,抓紧时间积累优势,惟其如此,方能在今后的角逐中保持领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