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却没有这么做。
这副歌乍一听平平淡淡不像高潮,但细细回味,会发觉是真的好听。
她记得《七里香》也是如此,整体没有太大的起伏却异常抓耳,这大概就是他的风格,也是他的独到之处,别人想学都学不来。
她仔细看他写的曲谱,越看越觉得惊奇。
从《夜曲》到《夜的第七章》再到这首《止战之殇》,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如此严谨,如此工整,如此漂亮,再怎么天马行空的旋律,认真看下来都有迹可循,不会跳脱既定的框架结构。
同为作曲人的余笙很清楚这有多难,不经过反复的打磨和精雕细琢,绝做不到这种程度。
她现在回头去听两人比试期间的歌,她越发觉得自己的歌充满瑕疵,如果给她更多的时间,很多细节她可以处理得更加自然更加顺滑,就像这首《止战之殇》一样。
极致的理性,没有太多的情绪,没有沉重的悲伤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咆哮。
但并不好唱,副歌几乎全在#g2这个要命的高音上徘徊,没有扎实的唱功,录歌时就是惨烈的车祸现场,百万调音师都未必救得回来。
歌曲早已放完,余笙仍盯着曲谱咬着指甲盖。
怎么会有这种人……
她自小就是前辈口中的音乐神童,15岁便开始向华语乐坛输出作品,长这么大从没真正佩服过谁,哪怕是领她走上音乐这条路的老师,哪怕是曾独领风骚十余载的方宏杰,她也只是尊敬而非敬佩。
可庄逸……
每次听他的新歌,总令她生出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喟叹。
这还是人吗?如此高产却又如此高质量……
她深深呼吸,从不知第多少次的自我怀疑中挣脱出来。
唯一令她稍稍感到心理平衡的是,庄逸已经28岁了,按照正常人类的创作进程,这应该就是他的巅峰期了,而她,她才22岁,未来的路还很长,可进步的空间还很多。
她承认,论创作能力,现在的她可能差了些,但假以时日,她一定会超过他,一定!
当然,她指的是作曲,作词就算了,以她的文学底蕴,这辈子别想写出这么富有诗意的歌词。
一念及此,她更觉得备受打击。
这个在音乐上令她自愧不如的家伙竟然是干编剧出身的!
听说还是相当出名的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