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专业组的我都看过了——你快来,看看这张。”
杨九安冲他招手。
他走过去,又是一组国人的作品:《宰羊人》,摄影师:BoyuanZhang。
照片里,一只待宰的羊被悬挂于木架上,老人伫立在羊后,面露微笑,背景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杨九安介绍说:“这个摄影师是伦敦传媒学院的校友,我刚出国那会儿,他帮了我不少忙。”
“男的女的啊?”
他下意识问。
“师兄。”
“师兄啊。”沈亦泽扁扁嘴,“他都帮你什么忙了?”
“帮我——”
她正想如实交代,话到嘴边察觉到不妥:今天是和他的约会,怎么能聊别的男人?
立即改口:“我忘了!我们去那边!”
她说完,拉住他的衣袖试图把他从《宰羊人》前拽走。
沈亦泽顺从地跟随她的脚步,略有些幽怨地盯着她白皙的小手。
如果没有镜头,安安会不会直接就牵住我的手了呢?
他突然很想把节目组的人,甚至把其他看展的人全部赶出去,只留下安安和他,任由她牵他手,不管把他牵往哪里,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跟随。
两人在一组纪实照片前停下。
一看介绍,竟是去年专业组的获奖作品:《FiveDegrees》(《五度》),摄影师:FedericoBorella。
意大利人的作品,说明安安没有获奖,只是入围,不过能入围专业组,已经非常厉害了。
这是一组拍摄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农业社区的照片,聚焦于气候变化给当地人民造成的影响。
主体是一个中年男人,第一张照片是这个男人一丝不苟的半身照;第二张是他行走于枯萎秸秆地的寂寥的背影;在第三张照片中,他伫立于漆黑的夜幕下眺望远方,他的眼睛黯淡无光,正如背景里的夜空,杳杳万里不见星光。
看到这里,沈亦泽已被图像营造的氛围所触动,他能感受到被摄者的迷茫、彷徨乃至于绝望,心情不禁随之一点点沉下去。
再往下看,第四张是一群孩童在河里戏水,他们的背后却是荒漠化的土地;第五张是俯拍,从空中俯瞰而下,入眼一片荒凉;第六张是墙上挂着的那名中年男人的证件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