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李家老爹为人不错,而且李大郎几次上兴隆庄,认错态度都挺好的。
可能,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他们还给李大郎找了许多的借口,最常说的一句就是李大郎年轻,还不懂事,慢慢地,等年纪再大一些,就知道心疼媳妇,对淑慧好了。
淑媛根本懒得听这些话。
宋逸山是最厚道的人,听到宋老爷子这么说,就有些犹豫。
“爷,你是不是要随礼啊?”淑媛就问。
“那肯定的。就算不看李家,也得看着钟家。”宋老爷子就说。
淑媛认为,宋老爷子这话说的有点狡猾了。
宋家跟钟家虽然同村,但住的远,之前并没有什么来往的。宋老爷子去随礼,人们都知道,是随李家的。
“爷,我们就不去了。”淑媛语气温和,但态度坚决。
宋老爷子就皱了皱眉,然后还退让了一步:“人不去,礼到了也行。”要不然,外面看着就太不好看的。
如果宋逸山这股人不随礼,是个人都会知道,淑慧和李大郎之间出了问题,而且还是大问题,恐怕是两口人过不下去了。
“买卖不成仁义在。 就算将来……咱们两家也是亲戚,别学着别人那么小肚鸡肠的。”宋老爷子苦口婆心地劝说。
“爷,你讲究的是老一套。可李家太不地道了。咱再跟他讲究这老一套, 就太逞他们的脸了。往后的事不好说,但他们办这个事,我们不去人,也不随礼。”淑媛就说。
宋老爷子就看向宋逸山和夏氏。
夏氏低了头。
宋逸山有些动摇,但是想想淑慧当时躺在血泊里,只剩下一口气的样子,又想想淑慧现在伤心的样子,他竟能扛住了宋老爷子的注视。
“爹,这个事,我们就不去了。”宋逸山就说。
宋老爷子脸上失望的表情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