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下属七司三院,造办处并不在这十处之中,而是由内务府主管大臣直接管辖,主管大臣之下,另设造办处郎中、员外郎、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书吏等职。
王乐水带着石咏,去拜见了一圈造办处的上官。这些官员见来了新人,大多向石咏点点头,勉励几句。也有人出于好奇,问几句石咏的家世。石咏猜这大约是因为他是被十六阿哥胤禄直接点了名,“空降”到造办处的缘故。
这样一圈下来,便耗费了有小半天的功夫。等到王乐水和石咏回到东配殿,已经有人在这里等着他们了。
“十一月初七是王嫔娘娘的寿诞,前儿个皇上命造办处送一柄玉如意过去,敢问得了吗?”
来人二十岁上下,面白无须,穿着蓝灰色袍子,声音尖细。石咏心知这是宦官内侍,若是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其实是饱受压迫的残疾人士。他因想着这一点,只扫了来人一眼,记住了他的相貌与服饰之后,便微低着头,脸上尽量不显出半分好奇的神色。
过来取如意的内侍是十六阿哥身边近身侍候的,叫小田。他自然知道石咏是自家主子点来的新人。但见石咏这样,小田心里多多少少觉出几分舒坦:对方既没有表现出鄙夷瞧不起,也没有巴结之意,反而是平平常常的,只当他是个寻常人。
这样的“新人”,说实话还真不多见。
王乐水闻言,赶紧点头,连称“得了”。小田口中的“王嫔”,就是庶妃王氏,她诞育三个皇子阿哥,站住了两个,近年来算是非常得宠的,宫中早已以“嫔”称之,吃穿用度也比照嫔位,但是正式册封的旨意却没下来。
然而王氏是十六阿哥的生母,事关王乐水等人的顶头上司,王乐水怎敢不经心?当下赶紧带着小田和石咏,去开了造办处的库房,将玉雕作坊前日里雕成的一柄玉如意取出来,交给小田验看。
小田那里也很谨慎,四下看过这玉如意没有半点瑕疵,这才点了头。王乐水便取出账簿,让石咏记了交接的时间和人物,自己签押,再教小田摁过手印儿,这才让对方将东西取去了。
王嫔那边是这样的情形,旁人却未必如此。
一上午过去,后宫各处也有别处过来领取造办之物的,甚至有些就是日常使用的物件儿坏了,送到造办处这里来修的,但领取之时,却也没那么便宜。
“近来忙,请你家主子再多等几日。等忙过这一阵,木工作坊就一定先尽着陈嫔娘娘。”
王乐水板着脸说出这话的时候,石咏正翻着台账。
这是庶妃陈氏宫里一只婆罗漆面的炕格坏了,命造办处尽快修一修的。石咏见台账上分明记着木工作坊早已修毕,已入库房。没想到,到了王乐水这里,却要人再等几日。
石咏站在王乐水身边,什么都没说。
王乐水却一直在偷瞄他,自然也见到他将账册翻到了那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