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今天不是周末吗!”
迷迷糊糊之中,张帆被耳边的闹钟吵醒,伸手就去摸,但耳边什么都没摸到,只摸到一个圆圆的头盔。
“哦?原来我还在火星啊。”
张帆坐起来,看着“机遇号”和“勇气号”在旁边静静地陪着自己,手臂显示器显示电量2%,氧气循环系统早已恢复工作。
宇航服的安全系统监测到宇航员身体长期处异常静止状态,于是不断发出警告声。张帆醒来后,关掉了报警器。
按照充电的情况来看,他可能也就睡了几分钟而已,但是感觉就像睡了一个世纪。
距离电力充满估计还要等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时间里,张帆哪也去不了,宇航服电源线的长度就是他的活动范围。
虽然对方只是冰冷的金属,但是张帆心中感到有一种暖意,这也许就是在异星遇见人类文明产物的亲切感。
他乡遇故知。
此刻的“机遇号”和“勇气号”更像是两位来自蓝星的小伙伴。
这两位小伙伴是2、30年前的产物,主要的机能已经停止运作,这从它们的燃料电池组破损程度就能看出来。
燃料电池是火星探测车上最脆弱的部件,一但损坏,它们可没办法自己换电池,整辆探测车也就都报废了。
虽然停止工作,但其中一些零部件依旧是完好的,比如“机遇号”抹去蒙尘后的太阳能电池板依旧工作良好。毕竟“机遇号”可是造价3亿美元的东西,而且是30年前的价格,更何况把它送到火星还额外花了20亿。
比起这个,自己在火星住半年只给300万RMB,这简直是贱卖啊。
反正干等着也无聊,张帆就试着能不能修复它们号,但很快就发现这是徒劳的。
这俩小伙伴的金属部分保存情况还算好,但是其他非耐用的部分已经严重老化,塑料的一捏就碎,精细的零部件侵蚀严重,比如摄像头进了沙子,玻璃也裂了。“机遇号”太阳能电池板还能用,算是自己运气好。
这俩小伙伴都有将近一半的部件已严重损坏,修不了。
等等……一半?
一半加一半,不就等于一吗?我这有两辆探测车!
张帆立刻就来了兴趣,开始动手改造两位小伙伴。
保留状态较好的“机遇号”,将“勇气号”拆成零件,然后用完好的零件替换掉“机遇号”损坏的零件。
也有“机遇号”和“勇气号”的同一件零件都损坏的情况。
但是没有关系,张帆也没打算完整地修复,只要能修到探测车能动起来的程度就行。
比如说分摄像头、传感器、卫星天线、信号发射器……这些部件通通不要了,只保留车架、太阳能电池板和驱动电机。而不需要的这些部件,又能变成维修其他部分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