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张帆先生,你送给我的西瓜好甜啊!”结衣双手托着腮帮子,幸福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那是,我把最甜的这个西瓜都挑给你了。”
“谢谢你,张帆先生。”结衣边吃瓜边好奇地问道,“张帆先生又没切开西瓜,你怎么知道里面熟不熟的呀?”
“简单啊,听听声音就知道。”
“听声音?”结衣听不懂。
作为三菱财团的小公主,结衣从没去菜市场买过西瓜,哪里懂什么“听声辨瓜”的技巧。于是张帆就耐心地向她解释其中的技巧和原理。
“听声辨瓜”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声波原理。
学过初中物理的都知道,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会受到介质密度和质地的影响,在不用切开西瓜的前提下,就可以通过分析拍击西瓜获得的声波,检测西瓜的成熟度和内部品质。
西瓜的结构分为瓜皮和瓜瓤。西瓜在成熟过程中,瓜皮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发生变化,也就是果肉的成熟瓜皮弹性更大。瓜瓤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内部纤维被降解,含糖量和结构发生变化,敲击声音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可以把西瓜看成一个具有多层结构的球体,敲击西瓜振动发生后,分析产生的声波信号可以得出以下两种结果:
未熟的西瓜果肉密度较高,在拍打时其声波振幅达到最大,随后急剧衰减,呈不规则的衰减波形。
成熟的西瓜果肉密度较小,在拍打时其声波的最大振幅出现在拍打之后的某一时刻,其波形上下对称,呈有规律的衰减。
“这样一解释,是不是简单明了?你学会挑西瓜了没?”张帆问道。
结衣瞪大眼睛目光呆滞,张开的嘴里可以放下一颗鸡蛋。
卧槽,吃个瓜而已,我跟她说这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一句话,拍起来“当当”脆响的是生的,拍起来“嘭嘭”闷响的是熟的,发出“噗噗”混浊声音的是熟过头的。这样懂了没?”
“嗯嗯嗯!”结衣连连点头。
有时候相比科学,还是农民伯伯说的话简单靠谱啊。
“但是你也别吃太多。”张帆继续说道,“西瓜本身没有多少营养,吃多了还容易拉肚子。”
吃西瓜给人的饱腹感只是错觉,西瓜的含水量高达90%以上,吃完后拉一泡尿,又会觉得饿。
这也是张帆只送给结衣一个西瓜的原因,就是给她解解馋的。西瓜偶尔吃吃还行,不适合作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