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台车,每天往返行程,多达600多公里……
与此同时,赵秋燕她们,这些钻井工人,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
他们在大风大浪的黄河水面上,架起了一座载重16吨的浮桥……
为了架这座浮桥,他们没日没夜的工作,修建码头,连接门桥渡槽器材,装草袋子,擂塔架……
虽然,依然大雨磅礴,
虽然,在黄河水面上,工作异常的危险,
但是,没有一个人后退,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不怕死的毅力,以石油工人的担当,顶风冒雨,艰苦战斗,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架通了浮桥……
而运输队也很给力,她们在短短几天的时间之内,就把上万条草袋子,几千条毛毡,200多吨管材,110多吨汽油,还有几十台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了工地现场……
就这样,当浮桥建设好之后,石油工人们,继续连夜战斗。
夜晚,风雨交加,寒风刺骨,漆黑无比,
在咆哮的黄河河面上,石油工人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修建了一条长400多米的输油管线。
当输油管线,架设好之后,又上了150多名焊工,
他们手持焊枪,在汹涌的黄河水面浮桥上,焊接管道。
赵秋燕,虽然是一名技术员,
但是,因为之前,她在长庆石油学校上学的时候,学习过电焊,
所以,她也跟这那些电焊工,拿着电焊,系着安全带,走上了黄河水面的浮桥。
黄河水面的浮桥,来回晃动,异常危险,
但是,石油工人们没有一个害怕的,
就是身为女性的赵秋燕,她也一点都不害怕,
因为,她知道,只有不怕牺牲,敢于冒险,才能够将架在黄河水面浮桥上面的管线,给焊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