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没睡醒哦。
想要在这个毫无化学理论基础,甚至都还没弄清楚物质基本粒子的世界搞化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苏文等不了那么久。可子弹肯定是要造的,这属于必须解决的燃眉之急,所以他采用了取巧的办法。
这个办法,也是他很早之前就规划好的。
首先玛尔塔利亚的确找来了一批炼金师,但苏文没有让他们去死磕化学知识和火药配方,而是为他们提供了大批量的“史莱姆火药”,然后告诉了他们各种子弹中火药需要的目标性能。
具体操作并不复杂。
“史莱姆火药”这种难以用物理原理解释的特殊产物,本身就是一种高性能的无烟火药。在加入各种起到钝化、助燃效果的炼金试剂后,便有可能模拟出各种不同型号子弹所需求的火药燃烧性质;然后再把它们加工成相应的火药颗粒,就形成了该类型弹药的“代火药”产品。
经过测试,由于史莱姆火药本身的优良特性,这种“代火药”基本上可以满足需求,不会对稳定性、安全性造成影响。
这,就是苏文的替代方案。
暂时解决了火药这个最大的难题后,枪械与子弹的大规模生产,终于正式拉开了序幕。
从这一刻开始,苏文终于不需要为兑换点数收益和弹药消耗之间的平衡而发愁。
此时距离“火星开拓者”搬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而另一项研发目标,也终于有了眉目。那便是发电设备的研发与制造。
……
……
火星开拓者的聚变反应堆,的确能够带来大量免费的清洁能源。
但它只有一台,而且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绝对不可能复制。
苏文也根本买不起第二台。
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提供的单位时间电能,终究是有限的。
实际上,由于在为万能工厂日夜不停生产着诸如“十夫长装甲”等各类高端装备提供能量的同时,还要为外面的整个生产基地供能,聚变反应堆几乎从最开始就进入了高负荷状态运作。毕竟说到底,它只是个针对“火星开拓者”而设计的小型聚变反应堆罢了。
因此,别看生产中心如今热火朝天,但产能其实早已经达到瓶颈。
想要更进一步,就需要更多电能。
另一方面,“十夫长装甲”作为普通单兵装备,自然不可能像超级战士计划的产物、仁丸装甲那样自带微型反应堆。其内部终究还是依靠高能电池供电,并且不具备自发电能力,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要专门进行充能。
换言之,每一台“十夫长装甲”,都是不折不扣的电老虎。
在瓦伦丁领域空间里,那个半真半假的地方,苏文依靠着世界树之种带来的力量,还有办法投机取巧,让十夫长装甲不需要考虑电力损耗也能肆意行动。可一旦真正把它们投放到塞卡兰达去,能源将会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致命麻烦。
没电的“十夫长装甲”,就只是个沉重的铁罐头罢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为了扩大生产,还是为了在塞卡兰达计划的顺利实施,苏文都必须获得更多电能的来源。仅仅凭借一台火星开拓者,那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