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苏若水这话,百姓们就没有丝毫的犹豫了,那些需要购买丰字的,纷纷掏钱开始购买,毕竟这里卖的丰字,比起县城书局卖的丰字,价格低了快一半了。
“我要六张大丰,三张小丰。”
“我要五张小丰。”
“唉,亏大发了,你们怎么不早点来呀,昨日我去县城已经买了丰字呢,我家那孩子在你们书院求学,我就还是买两张大丰吧。”
许多百姓甚至还买了原本计划中的双倍数量,反正这一次丰收,多张贴一点也没事,还能让孩子们在书院吃个饱,也是不错的。
更有的,为了感激德景书院免费教育自家的孩子,买的更多。
以至于,第一户村子卖完,骡车上的丰字就已经卖了大半了。
再说县城中的几家书局。
“今年不是大丰收吗?怎么来买丰字的人这样少?”说话的人看了看堆积在后面那厚厚一摞的丰字,因为大丰收,所以书局提前就囤了大量的丰字,想要大赚一笔。
“再等等,或许明日来的人就多了。”
...
不仅有苏若水去村子推销丰字,实惠食铺以及综合市场也在售卖丰字,书院的学子们回家时,还会帮忙推销丰字。
德景书院出品,品质有保证,再加上价格便宜,每买上一份丰字,还能为书院的食堂“添砖加瓦”百姓们都愿意买。
以至于,秀才们写丰字的速度,比不上卖丰字的速度了。
曾经参与了写春联的丁介等人,只感觉现在比写春联还有累。
偶尔,苏景德以及书院中的几个先生在空闲的时候,也会帮忙写写丰字,十几人的奋笔疾书,这才能勉强跟上售卖的速度。
在写丰字的人心中,只感觉好累。
而在那些旁观的学子心中,却好羡慕,他们也想写丰字,可惜却不能。
间接的导致了,德景书院的好些桌子上,被刻了丰字,好些学子的目标,就是日后能够参与写丰字,将丰字当做了自己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