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潼关附近,两人席地而坐,背靠着大树,开始论道。
“何为道?”
玄清问道。
“道在心中,我法自然!”项羽说道。
玄清又是问道:“兄长的道是什么?”
项羽说道:“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玄清笑道:“灵台即心,方寸散也是心,斜月三星也是心。修道,就是修心!只要心到了,道也到了!”
玄清又是问道:“化为修心?”
项羽沉默片刻,说道:“吃饭的时候,认真吃饭;工作的时刻,认真工作;该睡觉的时刻,认真睡觉。做什么事情,都是认认真真,一心一意!”
前世,很多人吃饭的时刻,想着工作,或是玩着手机;该睡觉的时刻,却是工作熬夜,睡下了,也是闭不上眼睛。
工作的时刻,也是焦虑不已,担忧不已。
玄清说道:“知易难行!难!难!难!”
项羽说道:“若是做到这些,可心如琉璃,见性明心。心不动,世界不动;心动,世界动!”
玄清问道:“可为圣贤?”
项羽说道:“不可,唯有三不朽,方可为圣贤!”
两人继续谈论着,忽然看到两个衙役,押着一群老弱妇孺在行走着,大约三十人,其中有一个八岁的少年。
衙役押送着这些犯人,却很是客气,一点也没有执法者的粗暴,反而是恭敬说道:“小公子,天气热了,到这里休息一下!”
“多谢赵大哥!”
那个八岁少年,看似年幼,却眼中有坚定之色。
说着,众人也到了树荫下休息着。
两人停止了论道。
玄清问道:“衙役,他们是何人,犯下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