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见国王走神,便小声提醒:“主公!”
国王这才回过神来,对了尘冷冷地说道:“大师乃是出家人,我听闻出家人当以慈悲为怀。
可是如今大师却以降妖来要挟寡人,此等行径,实属不应是出家人所为啊。”
和尚双手合什,笑道:“陛下,贫僧愿意冒险出手降妖,本就是出于慈悲。
愿为国师,也是为了方便以后在国中宣扬佛法,也是慈悲之事。
贫僧求一个寺庙,供奉佛祖,更是慈悲之举。
为何陛下会认为贫僧此举不当呢?”
国王道:“此前我国子母河被妖精抢走,一位道长助寡人取回了河水,那位道长于我国亦是有大恩,他却分文未取,还时常出手帮助我国。
大师此番趁人之危的行径与那道长的无私相助相比,哪个更慈悲?
或者说,佛门与道门,哪个更慈悲?”
了尘一滞,他刚到女儿国没两天,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不过听国王陛下既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这事说出来,想来此事不会有假。
了尘问道:“敢问那位法力高强的仙道如今何在?”
太师答道:“这位道长大半年前,出门云游,至今未归。
若非如此,那些妖怪又岂敢来占我道路,伤我百姓!”
了尘听说那道人不在,心中大定,说道:“道门修自我,佛家渡众生,所以那位道长才不需要什么回报。
可是贫僧向来以普渡众生为已任,才会向陛下提出这些要求。”
了尘这话有些强词夺理,可以说是也对也不对。
既夸了佛门损了道门,也强调了他要当国师要做主持,不是为了他自己,他仍然是好的,很慈悲的。
但是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若是国王不答应他这些条件的话,他就绝不会出手降妖。
国王为难了许久,脸色难看,正无奈准备答应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