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我去1999年> 第132章 潜力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潜力股(2 / 3)

关于《三重门》这本畅销书的销量,林卫东多少也是知道的,《三重门》从初审到出版,花了一个多月,2000年5月,第一版见光。

出于谨慎,一开始出版社只印了3万册,结果《三重门》三天就告罄,马上加印,很快就在两个多月的时间,突破到了五十万册的销量……

当下的媒体也像发现金矿一样追逐韩寒——这位他们眼中的“少年叛逆者”。

而韩寒的年少成名,叛逆的个性,七门功课挂科,出版小说,抨击教育等一系列骚操作,都在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也成了一种现象,被称为韩寒现象。

而所谓“韩寒现象”,即指人们所关注的,已经超越了韩寒其人其事本身,而包括公众对韩寒其人其事的广泛议论。

题到韩寒的一夜成名,宁财神忍不住感慨道:“可能是我们不够叛逆,也不够年轻吧,所以书卖的不如韩寒。”

陈村不以为然地说:“我倒不觉得韩寒很叛逆,除了不读书,他有做过什么惊世骇俗的事儿吗?”

宁财神琢磨了一下,好像韩寒这位“少年天才”,的确没有做过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

不过,韩寒《三重门》在出版市场上的畅销神话,也引起了包括朱威廉在内的,榕树下团队的重视和讨论。

毋庸置疑,榕树下公司上上下下都希望,他们自己可以出版一本,像《三重门》这样火爆的出版作品。

这顿庆功宴,一直从七吃到了十点,什么都聊,什么都说,从国内说到海外,从天上说到地下。

当林卫东听说,朱威廉在上海的这几年,都是租大别墅住的时候,忍不住劝他说:“朱总啊,你那么有钱,干脆买栋楼吧,公司一天发出的工资可以买多少房子啊。”

对于林卫东的好心劝说,朱威廉不屑一顾,因为他创办榕树下的初衷,就是消解商业时代的浮躁。

他选择用商业的方式,对抗商业。

果然,有钱人的境界,林卫东还是搞不懂,也可能是他还不够有钱,所以无法理解他的想法。

不过,让林卫东感到欣慰的是,安妮终究还是听从了他的意见,准备在两天后,入手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

跟众人在酒店门口道别之后,由于酒店距离公寓不远,林卫东和安妮决定步行回去。

没有了公司同事的打扰,安妮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再腼腆,也不再内向,极亲热地挽着林卫东的胳膊,道:“孤城,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走在平整的柏油路上,林卫东脚步顿了顿,问她:“什么问题?怎么突然这么严肃?”

安妮笑着反问道:“你不用这么紧张,我又不会吃了你,我只是想问你,你有没有写新书的打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