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凌枫先是就近去见了吴敦,顺便将手里的关于他手下人出卖商会利益的情报交给了他。
吴敦虽然善良,但是作为豪绅,没有点手段是不可能的。
得到消息后,直接雷厉风行的就将那些人解决了。
手段干净利落得让凌枫眼前一亮。
事情解决完之后,两人也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纠结,反而是难得的在一起喝了一个下午茶。
毕竟,对他们而言,这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
凌枫之所以提出来,一来是因为在目前这个阶段,他的眼里还揉不得沙子,再者,就是为了提醒一下,眼前的这个一心一意扑在儿子身上的吴敦。
两人一起喝着茶,聊着天,倒是挺惬意的,但是此刻,大魏的朝堂上,却是炸开了锅。
三天前,一本名为《治国方略疏》的奏折,没有经过内阁宰相之手,就直接出现在了皇帝的桌案上。
这一封奏疏,文采斐然,旁征博引的引用了大量的史例,从经济、官场规则、税收等方方面面提出了改革意见。
在这本奏疏里,还提到了要大肆的培养寒门底子,进一步削弱世家门阀的力量,甚至还提到了一句大力发展科技的意见。
当然,原文不是这样说的,原文里说的是,要提高匠人的地位,奇技淫巧能够促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让国家变得强大起来。
这样的言论,在这样的时代里,自然是会被人觉得是离经叛道、会被天下人所唾弃的。
但是,天下人、朝堂上的诸公再不喜,也架不住一个对奇技淫巧异常喜爱的皇帝啊。
而且,虽然这一任的大魏皇帝确实没有他前面的祖宗那样雄才大略,但是最起码的好坏,他还是看的出来的。
不说其他,光谈奏疏的内容,绝对是对朝廷有利的。
所以,这位对奇淫巧计异常喜欢、又迫切的想要做出一番成绩、和祖宗相提并论的皇帝没有经过审时度势,就把这份奏疏的内容交给了群臣传阅。
这一手,就好像是在大魏这片平静的海面上投下了一个核弹一样,一时间,群臣哗然!
更加让人感到诧异的是,原本类似于这种有损自身利益的事情,文官集团一向都是拧作一团,以先贤之言来进行抵制的。
但是这一次,吏部尚书公开站队,带着一批官员表示,坚定的支持皇帝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