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为什么非要保护萧娘娘。
我想,在我的意识里,和萧娘娘一起生活的那段时间,可谓是我生命的净土。
旧年九月,暴室桃源,无罣无碍。
果不其然,就在隔日一早,太后娘娘乘着一辆朴素的马车,回了宫。
这速度之快,出我意料。
宫里闻讯炸开了锅!
整个后宫所有妃嫔和女官第一时间前往玄武门迎接太后娘娘。我在队列里瞧着,只见老太后年逾花甲,一头鹤发藏在僧帽里,并未剃度。一身的灰色海青素淡之极。
只见她手拿菩提子佛珠,被皇上亲手搀扶着下了车乘。精神尤好,腰杆挺拔,未有老态龙钟之像。
皇上扮演起乖顺:“母亲怎么不通知孩儿一声,孩儿理应亲自去接母亲还宫。”
太后神色淡淡:“何须那些虚礼,近来思绪不宁,得佛菩萨指引,老身便打算回来住上一些时日。”
淑妃与德妃马上涌了过去,行过大礼后一左一右馋着太后好生亲热。周贵妃和乌昭容则姿态寻常,默默跟在后头,一并围了太后移步嘉寿殿。
太后离宫五年,嘉寿殿原样保持了五年。这突然回宫,宫闱局便也立即调了曾经在嘉寿殿伺候的宫人回去,虽不能全部,也是有一算一,好供太后驱使方便。
次日得知,太后派人为几位太妃,包括萧娘娘在内,送了不少穿戴过去。到底算是向皇上宣告了态度。
我听后心中乐悠悠。不由得口中哼着小曲儿~,前去书房上值。
到了御书房,却见到北境王妃和恺恺县主来了。
我默默来到书桌旁边,一边整理文书,一边听她们的谈话。
原本,我从不爱去听别人在旁边说些什么,如今却也是环境改变作风……
淑妃娘娘关怀的为恺恺剥着干果:“听闻这丫头最喜食这些果仁,来,淑娘娘替你去壳。”
一边哄着县主,一边与王妃闲聊些家长里短。半天竟也未听出来个子丑寅卯。
又聊到恺恺的婚事。
王妃一副女大不中留的口气说道:“再过几日,便十五了。女子十五当行笄礼,到了定亲的年纪。妾和王爷通过气儿,这大事,也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