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望了一会子,瞅准看守角门的两个小哥偷懒的时机,我一闪身,便钻了出去!
嚯嚯!
现在,大路在我脚下铺开!我大跨着步子,直抒胸中快意。
吃了份民间的早餐,如尝小鲜。而后就径直去了昨见过的那间「阿苟灯烛坊」。
刚刚开了店门的老掌柜还在收拾着昨日灯会的旧摊子。悉数将未清之物拆下,指挥着小伙计忙上忙下。
人一上年纪,手就颤巍。我见势走过去抄起竹竿儿,帮他将招牌上悬着的一张纸片撩了下来。
老掌柜看向我:“怎么是你?快走快走,此处庙小,盛不下您。”
我满脸堆上笑:“这位翁翁,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昨个儿是我言语不周,今日里特地向您赔罪来了。”
“喏~”,我举起手中的礼物,呲牙笑道:“这是茶铺子最好的紫笋茶,老翁翁真不请我进去喝一杯吗?”
在我的蜜语攻势,死缠烂打下,老翁翁耐不过,只得引了我进入铺子里,在窗前的茶桌处,烹起我带的茶来。
喜看人烹茶,更喜手法细致入微者,将烹茶上升为极好的享受。
我看的专注,亦激起了老翁翁的表现欲:“怎么姑娘,家中没有长辈教你茶道?”
我一叹:“嗐,今日得见老翁翁亲力亲为,实觉温馨。”
我便就着此话往下顺:“昨日回家后,小女突然想起曾经一事来。曾有一良师,偶然被一友人讽刺,小女当时就气急了,不惜与他理论一番。”
“回忆到了此事,再联想昨日之言,只觉惭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知这位烛仙大人,是否会怪罪于我……”
老掌柜哈哈一笑:“姑娘既知惭愧,也是明事理之人,咱们哪里还能得理不饶人呢!姑娘宽心,祖师爷既已飞升成仙,自是不会对此等小事介怀于心。”
我做出惊喜的模样:“真的嘛!这太好了!”
我故意奉承道:“这祖师爷也是厉害,人中楷模!虽说只是一介制蜡烛熬灯油的平民,修为功德却远胜诸侯将相呐。”
老掌柜已经眉飞色舞,抚髯笑道:“自然。祖师爷在成仙之前,先立誓愿,誓要做满三万件善事。三万件啊,就算是一日一善,累积下来也需十年……”
“哇!!”我连声叹道。
接着,在我的一番怂恿下,老掌柜的话匣子,一点点的在向我打开。
原来,老掌柜口中的烛仙儿,原名叫荀句,生于百年前。
家里世代以制灯油这活计为生,到了荀句这辈儿,一日里突发奇想,将几样材质熬化了倒入模具里,竟然制成了最早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