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都是正南正北的街道,纵横交错,每家铺子招牌各有特色,倒不容易迷路。
我沿着巷子的灯笼阵,往前走着,遥闻前有琵琶之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
曲儿婉转清丽,不知是哪家女子在月下抚琴。今夜既是无事之身,何不近前一赏?
走到了,才知——
寻香误觅亭侯。
原来引我来的,竟是一家唤做怜音阁的女乐馆。
馆中檀香弥散,飘到了门口。
我踏上软木台阶,轻掀帘幕,进入阁中。选了处无客的矮席几案,跪坐在柔软的蒲团上。
有婢者见有客来,奉上银壶银樽各一,附几叠果脯糕点。
我便与自己斟满葡萄美酒,赏着台子上半遮面的姑娘抚弄琴弦。举杯啜饮一口,唇齿生香。待一杯饮尽,便开始溺醉在这五颜六色的迷离灯影中。
古时的酒真香啊。
琵琶娘一曲又完,起身行礼退场。
安静有礼的宾客们,在此时才会轻拍几案以做喝彩。
而下一位将要出场的艺伎,经司仪介绍,是位刚来几日的新人。
但见她身姿娉婷,年形虽小,却也初现婀娜。
羞羞然转屏风出场,一身改良过的胡服装扮,依稀露着双腿。那遮面的面纱,由珍珠串成,珠光奕奕。她手持一枚短笛,笛尾流苏如泻。
那该是羌笛吧。
她走路的模样,倒叫我感觉有些熟悉。
只见她玉步登台,一撩外衫,半坐半倚在半月牙凳上。轻举羌笛,手腕旋动挽了个花,便挽在了唇边。透过珠帘面纱的缝隙,用红唇含住,幽幽吹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