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演员优点很明显,她长得好看。观众还是喜欢看长得好看的演员表演的。”
“年龄也比较合适,我看剧本是从年轻时期开始拍的。”
“从大学时开始的,这个年龄跟这个演员的年龄差不多。”
“我觉得我们可以边拍边找。这个女演员演大学时期还是可以的,视情况而定,要是后面她拍得不行了,我们再换演员也来得及。”
“不行不行,我反对。这个女演员的个人条件很突出,换演员非常有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万一后继的演员不如她,观众不接受,那这部戏就等于失败了。”
“能不换演员就不要换。换演员冒的风险非常大,我们这个戏不容许失败。”
费丙汤在快速的玩手里的笔。他现在对使用柳苇就是处在这样纠结的地方。一方面,这部戏不容有失。另一方面,王导和很多人都对这个女演员的演技有信心,认为她是可以的。
在以前的剧里,换演员是很普遍的事,一个重要角色常备一到两个备选很正常,就是担心有人有情况会耽误拍摄任务。
但是当时是任务剧,收视跟收益不挂勾。
现在不同的,市场经济下,收视是很重要的。
这就必须考虑观众的喜好了。
说来也奇怪,以前唐僧换三个人演都没影响过收视,重播后竟然还有大批观众没发现唐僧换过人。
可是现在换一个演员就失败一部戏几乎是很常见的事了。
戏的口碑大跌,演员的恶评如潮,广告商跑路,电视台的收视跑光。
这就是一连串的恶性反应。
就是央视,也尝过这样的恶果。
一次的失败,下一回再想重启类似的项目就不敢了,台里的领导也不敢冒风险。
其实问题就在这里。
那就是这个女演员能不能担得起这个重任呢。
这次会后,陆北旌主动邀请费丙汤。
“北影的毕业大戏,您要不要去看一看?”他说。
费丙汤:“你是想让我去看一看柳苇的演技吧。她老师也说了,让我去看。”
陆北旌:“别人说得再多,您去看一看更放心。”
费丙汤:“那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