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性认识不足的柳苇就直白的说:“陆哥,以前大露哥让我签的那个合同……”
陆北旌看着她:“你还是不想签?为什么?是公司条件不好吗?”
柳苇咬了一大口冰棍,借嘴里的东西来平静镇定,她说:“不是,我就是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陆北旌直白的说:“你觉得挺好是因为公司对你好。公司对你好,是因为公司把你当自己人,你不是自己人,公司不会对你好。”
柳苇的冰棍吃不下去了。
陆北旌没有趁胜追击,说:“你不想签也没事,不用这么为难。”
那这个《爱犬》还给她拍吗?
柳苇实在问不出口。
两人接下来的相处虽然仍是跟之前一样,但似乎还是有所不同。不知是不是只有她自己觉得尴尬。
冬天到了。
气温下降很快,从西伯利亚来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得人找不着北,在室外会觉得自己的鼻子和耳朵都不是自己的了。
陆北旌找个路露,让他给柳苇重新规划宣传方向。
路露:“重新规划?打算把她打造成什么样的?”
柳苇目前其实还没有真正的有一个自己的形象。
一来是她自己身上的雷挺多的,不管是家庭关系还是学历,都算是问题重重。
二来,她现在还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角色。
年轻的女演员在出道初期立的形象会跟随她们至少大半生。初恋、少女教主、甜妹、假小子,等等。形象出众和个人气质出众的女星不用自己争取,观众会自动自发的给她定性,到时公司或团队引导一下就可以,其余的女星就需要自己去争抢类似的头衔了,演一个类似的角色,多拍点硬照,找水军吹上十年,差不多就行了。
但观众认不认是另一回事。
柳苇的优势是长得好,颜值高,能演姜姬而不让人反感。
但因为《武王传》里对姜姬这个历史人物进行了戏说,所以她注定不可能用“姜姬”当形象。
《夏日》的结局不好,也很难去营销初恋、少女教主这类的形象头衔。
所以,路露在看到《爱犬》之后,就觉得这是给柳苇最合适的剧本了,她演了这个之后,就可以定型了,然后凭着这个至少能保她四十岁之前都能营销过关——只要脸不垮。
陆北旌:“突出宣传你对她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