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玄幻小说>[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37章 第 13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章 第 137 章(3 / 4)

对这个文艺范十足的儿子,洪武帝唯一的要求是让他做北方塞王的后援,万一打起来就往北边送个粮食,可谓是相当照顾了。

但让洪武帝没想到的是,洪武二十二年,也就是蓝玉攻到捕鱼儿海的第二年,元军发动了报复性猛攻,边关接连告急,因此,奉命输送粮草的周王在一次送粮过程中直面接触了猛攻边关的元军。

那血沫横飞的场面惊到了一直生活在锦绣膏腴之中的周王,加上彼时战况紧张,边关随时可能被破,想到边关一破下一个要应敌的就是开封,在回程的途中周王竟是撒腿跑去了老家凤阳避难。

此举可把朱元璋给气坏了,他拒绝了所有人的求情,硬是将皇五子发配去了云南劳动改造,至于周王的塞王任务则是交给了其才十岁的长子朱有炖在王府教授的辅助下负责。

但谁也没能想到的是,做出临战出逃这等不负责任之举的周王在发配的过程中亲身经历过民间疾苦后竟然幡然醒悟,改变了其人生志向。

“在流于云南的路上,周王殿下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在当地接受治疗。”

一个内侍恭敬道:“殿下说,他在民间医局治疗过程中发现民间的医疗费用高昂到百姓不可能负担的程度,且当地医者良莠不一,于是在抵达云南藩地后,他令周王府良医李恒以及若干云南本地的医匠整理编写,写下了此书。”

说着,内侍将手中捧着的厚厚一叠书籍抬起,姿态极为谦恭:“此书共八卷,殿下希望此书可‘袖者易于出入,便于中笥’,故名曰《秀珍方》,今岁方才成文,周王殿下只印了一套,听闻太孙殿下在收集民间书籍,便令奴婢送来,请太孙殿下掌掌眼。”

木白闻言不由肃然,他立刻让人将书册接来,当着内侍的面便展开细读。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讲究医读不分家,大部分的读书人都会一些医疗之术,在跟随先生学习的时候木白也背了不少医术,因此不过看了几页,木白就意识到这是本好书。

华夏的医疗技术起自原始,但自《黄帝内经》起,医疗一道从医祝不分家逐渐走向了独立的道路,其后经张仲景、孙思邈等医者的整理编纂,华夏的医药正式进入了方剂时代。

但如今的方剂传承自汉唐,迄今已有千百年,斗转星移气候变化,加上人力对地方的影响,这一切都致使老药方上不少常见的药品都成了稀罕品。

而同时,在那以后,民间医者也随着国家扩张贸易畅通的过程,陆续发现了不少全新的药材,譬如沐春从云南带回的草药“三七”便是此前所有医药书籍上都没有记载,但疗效极佳的良药。

于是,有趣的事情便发生了。

一方面是老药方药材稀有昂贵,人们看不起病,一方面是新药材明明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因不在药方上,许多医者不知晓也不敢用,硬生生造就了医疗界的围城。

意识到这一点的周王便收集了大量的地方药方,在收录大量历史名方的同时,他也不计其来源,不计其药材的收集了不少新方。

他甚至特地登门拜访游医和苗医,只为得到他们的经验和佳方,此二者在寻常医者眼中向来是被打为邪魔外道的,但在周王这儿,他收集的唯一标准就只有一个——只要被证实治得好病。

而在开源的同时,周王也没忘了身边人,这册书中收录了周王府良医们的原创药方。

木白为什么知道这个呢?因为这八卷医书上在药方外还列明了病因、病机,其中药方的使用者正是周王本人。

说白了,这就是周王的病历卡,而愿意将自己的病历卡公布于众,甚至以自己的病情为周王府良医做背书,不的不说周王的气量之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