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补足自己缺漏的部分,仁王现在最想提高的就是自己的技术,和如何将自己的精神力融入网球技术中。他的精神力强度很高,精度也足够了,运用起来也很有自己的风格,但依然有很大提高的空间。
入江和他说:“你的精神力里隐藏着很恐怖的力量,但你现在还不知道要怎么运用它。如果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投影为海,就去多观察海吧。不管是海的平静,还是海的浪漫,都是海的一面。去运用,去拟态出全面的海,去尽可能调动海面下隐藏的力量。”
“不只是单纯的水。如果决定去利用海的能量,就不能将海理解成‘水’。”
会将精神力拟态成海,也是因为最初他学了水之呼吸之后,对水的形态的掌控让他将精神力化作水的形态,而之后对海的喜爱和长久居住在海边的对海的认知,让他有意识将精神力向海转化。
不过说到底,海不也是由无数的水滴组成的吗?
入江看出了仁王的想法。
“我只是提出我的建议。”他说,“要将精神世界构建得更完善,你必须要更进一步地去掌控,去挖掘你精神力里的力量才行。并不一定要按照我的方向来走,我只是举一个例子。”
除去精神力,技巧方面,入江也提出了他的建议。
“你学了很多招式。”入江比划了一下,“这不是坏事,多种多样的招式也可以算是一个人的特点。不过这些招式之间有些技巧是会相互妨碍的,你必须更熟悉这些招式,做出更适合你的改变,或者干脆形成属于你的套路。就像是你展示出来的那一整个系列的招式一样,其他的招式你也可以整理一下。”
像是反握球拍这样仁王很久没用的招数,并不代表它就没有用了,或许不知道什么时候仁王就需要在场上用到它。将自己所学会的招数编成不同的“套路”,去设想不同的场景,也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招数的理解。
仁王现在会很多招数。
他的这些招数还与无我境界不同,是他通过自己的精神力,和“同调”,去“学会”,并且先行转化过一遍了。
无我境界在最初不受控的状态,是会条件反射选择适合的招式进行回击,以大量的精神力和体力消耗作为代价。一旦无我境界变得可控,对招式的选择就成了直觉和自主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些招数并不算是本人“真正”学会的,因此也会有违和感,但相比起来比起不自控的无我境界,消耗会降低。
仁王的“同调”则是先“学会”那些招数。
在他本身的五维数值还不够的时候,他运用一些通过同调学会的招式,会有效果上的缺漏。但现在他打出那些招式,甚至会比招式本人的开发者更强。
仁王很聪明。
他的优势就是他的分析能力,和强悍的身体素质。
入江提出了他的建议,仁王进行分析以后,结合自己本身的想法,也有了初步的方向。
“其实,精神世界强度到达一定程度,当其他人能用精神力感知到精神世界的拟态形态,那就进入了一个特殊状态,我们把它叫做‘异次元’。”入江说,“你现在已经可以做到那一步了吧?完全展开精神力的话。”
“那有些浪费。”仁王没有反驳入江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