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
每天傍晚时分,三三两两的村民漫步在这修葺一新的大操场的时候,十分自然地就谈论起张文学来。
村民们都夸奖张文学这个年轻的校长有魄力、有干劲也有本领。
都说,你看这么多年来,小河小学一直都是老样子,张文学才干两年校长,整个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他本人了报纸,还了电视,听说都几乎成了“市优秀教师”,而且还是县里的“好校长”,大家都说张文学这个后生以后前途无量,将来更能当大官的。
当然,村民们也免不了夸奖张文学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就是好样的,中考的时候也是乡里的状元。
还有的村民也夸奖张文学的爹妈这么优秀,生了这么好的孩子,人家就等着享福吧。
大家交流中,也免不了谈到钱的问题。
有的村民说,人家张文学本领大,能够从面级单位要钱,有的村民说,张文学人家不缺钱,张文学的姐夫是包工头,这边有工程,他姐夫做工,两头都不吃亏的。
当然,也有知根知底的村民,听了他们这些不靠谱的话,也就极力反驳:
“拉倒吧,人家张文学这些工程压根没有让姐夫参与,人家张文学是好官,是清官,人家为了避嫌,根本没有让亲戚参加竞标。人家还真是两袖清风的好校长。”
那个村民也不是个善茬,他也咄咄逼问:
“就你能?那你说说张文学哪里搞到的这些钱,来进行这么大的工程?又是建教室,又是建操场的?还对咱们这么好,还让村民享用这些好东西。”
“张文学是好样的,建设操场不稀罕,人家对村民开放真是眼光超前,很时尚。他的资金一方面是从县教育局争取了一点,其它的钱,不是让建筑队垫资,就是他自己在银行的贷款,不过,建筑队领导都是他的哥们,不着急还。好像银行的贷款是他姐夫担保的,他姐夫已经替他把贷款还了,况且他姐夫是包工头,也不差钱的。所以,张文学即便有外债,也要不到他头的。大家不用担心他。”
大家一听,这才恍然大悟。
大家都若有所思的样子,都在埋头走路,一副无语沉思的样子。
“心有灵犀一点通。”
大家默默走了一圈以后,突然有个大哥说话了
“大家也不要沉默不语,那样怪难受的。我知道大家同情张文学的困境,大家都是受益者,也都不想无动于衷。咱可以商量个办法,帮助张文学度过难关。”
说着话,这位大哥一看大家都在围着他,饶有兴趣地听着他说的话,于是,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