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一个压力表了。
虽然张军已经把机械压力表的工艺图纸给了匠作,但并没有抱任何能够快速实现的想法,慢慢弄,总会造出来的。
这东西其实也不是那么急用,目前来说还不需要那么的压力。
这个试制压力表的研发车间规模不大,只有五名匠作。
匠作可不是匠工,是真正的有手艺的人,可以称为师傅有带徒资格的。这五个人负责压力表,还有钟表的研发。
没错,钟表。先是钟,后才会有表。
钟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之一,被称为第五大发明,虽然曾经被西方国家各种掩盖,但事实就是事实。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计时器诞生在公元117年,叫漏水转浑天仪。
唐代,在使用了大量的齿轮机构和凸轮装置后,实现了每刻击鼓,每辰鸣钟的有自动报时功能的水运浑天仪。
但因为材料和工艺上的问题,造价昂贵,这种计时钟并没有得到普及。
1086年到1093年,北宋苏颂和韩公廉等人组织建造了水运仪像台,发明并使用了擒纵器,这是钟表最核心的部件。
并且发明建造了开合顶天文台。
全台五层,有一百二十多个小人偶,实现了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钱,初正皆如是。
1267年,郭守敬制授时历,确定了回归年为365天5小时49分12秒,比格里高利历早了三百多年。
另外,郭守敬还提出了海拔的概念和测算方法,设计了赤道经纬仪,发明了滚柱轴承。
最重要的是,他把计时器从浑天仪这种天像观测仪器上剥离出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座时钟。
古希腊人?呵呵。
西方人连金字塔都敢造,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要知道在唐代中国人就走遍了欧洲和非洲,有着各种详细的地理记录。尤其埃及。
在十三世纪,授时历和水运仪像台传到西方,被用于建造教堂。
就好像刘徽开创了圆周率,祖冲之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算经十书等著作是世界数学的鼻祖。
这都是不容篡改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