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是会安排做事,好,便依你。”
得到允诺的大娘子就特别开心,过来索吻求宠。
张军本来也不在意这些事情,家里的酒坊产量有限,一年也就是那点量,贵就贵些,想独占名字也无所谓。
到是府内的酒坊看来要调整一下了。
张军和大娘子亲腻了几下就开始琢磨起事情来。
蒸馏试制成功,可以扩大规模量产了,酒坊的改制就得提上日程。
当然不可能把酒坊停了全部去搞酒精,所以这个扩建势在必行,但怎么改,怎么建,还得找人商量一下。
不是舍不得那点利润,主要是李适上台以后,下令榷酒,也就是酒类专卖制度,禁止私人酿酒,大量的民间酒坊被关闭或者充入官坊。
总不能为了生产酒精让老百姓没酒喝。那个影响可就大了。
这会儿很多人是靠酒谋生的,酒楼,酒舍,酒肆到处都是,其实就是现代的酒吧,前店后坊的规模,只是贩酒。
再则这些酒坊规模不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又货仗官势,很多官员都对这事儿嗤之以鼻,纷纷作诗嘲讽。
元稹和白居易都干过。
甚至白居易还亲自动手去改配方,督促酒坊的工艺升级。惟是改张官酒法,渐从浊水作醍醐。
他们无法改变皇帝的意志,但总能用手里的权力在边上蹭蹭,为地方上做点贡献。
张军觉得,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改变一下酒坊的经营模式。
酒为官酿,那么搞一个大型酒厂,取缔散乱的小坊也就名正言顺了。他也不可能和皇帝的旨意对着干,去支持民间酿酒,那东西确实乱。
反过来,酒厂集中统一形成规模,这是好事儿,彻底改变杂乱的局面,等以后再允许民间酿酒了,直接就有了门槛。
场地不缺,两条长街中间都是官用土地,除了官署单位办公使用和一些公共设施,皇帝行宫和招待所以外,北侧基本上都是空着的。
足有六上坊的土地等着安排。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是只统一凤翔一府,还是各州都要动。这里面有个供应的问题,涉及到运输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