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这一生应该感谢一些人,首先就是他爹李豫,留下大量的可用官员,文武兼备又忠诚,帮他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再一个就是他姐姐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就是打金枝那个,直接换来的是郭氏一门的忠勇,一直持续了六代。
还有就是他的祖宗了,老李家除了李世民是争位,再没有发生过同门倾轧的事情,反而谦让护佑的不少,兄弟叔伯都能尽心尽责的协助皇帝。
说起来,他这个人还是相当幸运的。
狗头猎枪的成功让张军很是喜悦,招呼疱师炒菜,和韩监丞就在演武营喝了一顿。
韩监丞喝了两碗下去,放下酒碗叹了一声:“郎君啊,老朽垂垂老矣,不知道还能为郎君效力多少时日。
不过老朽现在很满足,能遇到郎君的知遇。
现在我唯一的遗憾,就是火炮迟迟不见结果,已经花费了很多钱,浪费了那么多本来就紧张的原料,心中有愧。
我现在就怕研发迟缓,心里压力很大。
我看不到火炮威震四海是小事,耽搁了郎君的大计,纵使死了,老朽也是难安。”
张军愣了一下,伸手在老韩头的胳膊上拍了两下:“丈人安心,火炮虽威,但并不是迫不及待,以铁雷与猎枪之威,足以荡平天下。
研发之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无需困扰,只需慢慢琢磨,总会成功的。
当下唯凤翔有此火器,当务之急并非火炮。一是守秘,火器之密不可泄露,这是重中之重,二是猎枪的量产,这才是主要的。
工坊还需增扩,可选在演武营畔,防火防盗需时时警醒,不可疏忽。”
“是,老朽明白。可是,郎君,”老韩头想了想:“若是将猎枪工坊立于演武营侧,安则安矣,水力却是从何而来?”
演武营依山而建,离千水有点远,虽然也有河流,供应饮用没问题,但如果用来做动力那就肯定是不够用。
现在凤翔的工业刚刚起步,动力来源全部是依赖千水岸边那一排密密麻麻的水力翻车。
“丈人以为,千水翻车还可建造多少架?”
韩监丞想了想,摇了摇头:“建得紧了水力不足,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方可,依此推断,后现只能向陈仓延续了。”
虽然陈仓已经被李亨改为了宝鸡,但像老韩头这样的老人还是习惯叫陈仓。
张军摇了摇头:“陈仓若再丰满,那便延至盩厔么?接下来还能延续到哪里?再说如此一来何谈守密?
而且也不太可能,那会影响灌溉的,当年升平公主之事还要再演可是工坊之翻车如何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