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玄幻小说>大唐朝请郎> 第228章 老朽康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8章 老朽康健(2 / 5)

“应有两万余卒,战马两万三千三百余,伤残不计。”

“残马便去拉车种地,伤残军士还是治疗一下,以后便当个农户

把这些人马集中起来吧,去岐山与扶风之间设荣军场一处,以后伤残军士均去荣军场颐养,种些田亩以应军用。”

“诺。”

“荣军场暂定为师级单位,场长为忠武将军,及下一概。此事可交长史安排。”

“诺。那郎君,可是要在此荣军场外另设廓城?”

“你到是想的细致也好,那便附设廓城,便叫光荣镇,镇上所居均为本府之光荣人家,镇长及群僚均须由老兵担任,由各家共同推举。”

“可是,若是,若是,不是仆下嘴贱,郎君,凡战阵伤残必不会少,一处荣军场便能装下多少?且负累甚重。”

“荣军场事农牧,自给自足足矣,日后盈余也不会少的,不用耽心。至于承载那便再设罢了,一场二场,一镇二镇,依序而推。”

“那居此老兵可有序号?”

“便叫建设兵团,一镇一师。日后便在天兴独立后勤部,兼管兵团事务。”

武怀表一条一条的记清楚,标记上日期,请张军签押。有了铅笔确实方便。

其实这个时代是有蘸水硬笔的,可以看做是钢笔的前身,多以竹木制成,少有羽毛类和金属骨角类,流传也算广泛,只是不是主流。

不是主流并不代表用的人少,只是都是私用,多为行商银号之类的使用,并且流传相当远,一直传到了西亚诸地。

张军见过此类硬笔,笔头已经和现代钢笔的笔头几乎一模一样了,只是不是钢制而已,而且还有可拆卸的墨囊或者漏管配套。

这种笔被这个时代的人称为古笔,并不罕见,反而算是大众之物,文人著书立说大多会用硬笔书写打稿,而不是我们认为的毛笔。

像铅笔也是有的,只是制做工艺方面比较粗糙原始,没有张军带来的工艺先进精细,还不会烧锻笔芯而已。

安排好军中诸事,城内这边孟保也差不多稳定了局势,张军从城头上下来,在牙兵的保护下来到州府,也就是李希烈的行宫。

他是在汴州称帝,皇宫在那边儿。

李希烈性格残暴,是典型的军镇思维,所以汝宁城里民户不多,也没有寺院,军营到是很大。

李部残余这会儿都被集中在州衙里,惶惶然等待着最终宣判。

张军负着手从州衙大门走了进去,入眼就是一副乱哄哄的场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